第862章 一個人在演戲

一刻鐘的時間不長,但也絕不短了。難道陸謙要給他們十天半月的時間,讓他們回去後好好地思想,甚至是與‘長輩’們好好地商量商議一通後再來給出答案嗎?

陸謙要的就是他們自己的答案,要的就是他們對宋襄公最直接最直觀的判斷。所以,一刻鐘的思考,一刻鐘的下筆,足矣了。

但願不要有類公羊高者。

後世不少人都知道公羊學派的‘大復仇’理念,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卻不知道《春秋公羊傳》中對宋襄公的評價卻甚是正面——認為宋襄公是君子,是仁者之君。

而與公羊派水火不相容的谷梁學派,似乎在不少歷史小說中都淪為了反面配角,陸皇帝對於儒學所知不多,對於西漢時期的公羊、谷梁兩派更無資格也無必要去評判,可他卻很贊同《谷梁傳》中作者對宋襄公的批斥——茲父之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戰,則是棄其師也。為人君而棄其師,其民孰以為君哉!

幾乎就差沒公開說——宋襄公不為人君了!

陸謙看著眼前的一群兒子,眼光飄忽中還見到方金芝為首的諸妃也已經悄悄的到來。適才的話題涉及到了‘為君之道’,在現下的紫禁城裏這可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在陸謙一幫兒子日漸長大的今日,它所代表的含義就更重了。

方金芝、趙福金和答裏孛三個即便知道自己的兒子幾乎不可能繼承大統,心中也提了起來。因為她們都想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陸謙跟前表現的優秀,表現的突出。至於另外四貴妃就更不用提了。

包括那一波小蘿蔔頭們也一個個屏住了呼吸。

就是陸梅先前興沖沖的去拿沙漏,何嘗又不是在給裏頭的諸妃一提示?便是有著童心,又有幾分呢?

皇宮裏長大的孩子,不要把她們想的太簡單了。即使陸謙的後宮一直甚為平和。

在過去的十年中,陸皇帝的大軍掃蕩了一個又一個王國,有南洋的一個個土著,也有東面大海上的小豆丁,彼處的金銀給陸齊的前進之旅增添了一股強大的動力。

當然,日本此刻還沒有徹底被滅國,只是被切割成了好幾塊,因為現在的陸謙更喜歡日本的金銀礦。

而拜前世小鬼子的遊戲所賜,日本的金山銀山鼎鼎大名,陸皇帝對於日本出名的金銀山是多有了解。除了佐渡島,還有石見銀山,生野銀山,鶴子銀山,因幡銀山,黑川金山,鹿兒島金山,伊豆金山,以及有金銀漩窩之稱的美濃。

同樣也是因為此刻的地圖的緣故,陸皇帝對於金銀山的定位不能說多麽精準,只能劃定一個區域去尋找,但很多金銀山日本本身就有記載。比如那生野銀山,以及便於尋找的儲量巨大的石見銀山。

現在整個日本,整個中原都知道陸皇帝的錢財來源了。大批的金銀礦源源不絕的送入中國,金銀幣的數量直線上升,兼之從新福來到的銅錠,避居家中不出的趙不試也只能仰天長嘆。

這般做的好處是肉眼可看得到的,取外而補內,國家富裕了,百姓富裕了,整個國家的基礎鞏固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般紅果果的去‘開疆擴土’,到底是有侵略之嫌疑,有不體面的感覺。

輿論口上並不能保持絕對的統一,總是有些腦子進水的家夥,叫嚷著這是不義之戰,中國有此行為,行近蠻夷也。

——當初,楚人伐隨,隨候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這些人裏可能真的有讀書讀迂腐的人吧,但未嘗沒有故意吸引人眼球,搏出位的垃圾。就像後世朱明朝故意偏皇帝廷杖的垃圾。讓陸謙很是不耐,但好歹對前者還能忍耐,可對後者就沒耐性了。凡有發現,通通掃進監獄。

這裏提點一句,聞煥章是出去立國了,也帶走了不少宋儒的老少,但他不可能帶走所有人麽。而且,人多了總會出聖母,尤且是在這些人生活較為安康富裕的時候,這些人腦子就不正常了。

兩刻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當沙漏中最後一粒沙子落下,幾個孩子都已經停下了筆。

所書為內侍收取,奉到陸謙的面前。

一刻鐘時間寫不了幾個字,毛筆字麽,不能跟鋼筆、圓珠筆比,而且簡體字還在進行中,現下陸齊推行的簡體字,那都是歷朝歷代已經有了的。比如漢朝史遊的《急就章》,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也為此做出了巨大的突出貢獻,唐朝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還有趙宋朝的蘇軾,後者貢獻之巨大不遜於王羲之也。

但加起來也不過三百字也。

想要徹底實現簡體字還需要繼續努力。

想想繁體字的書寫難度吧,再加上毛筆的速度,一刻鐘百十字已是頂多。

陸謙一份份看過,兒子們寫的自然對他的胃口,畢竟後者裏頭據他觀察並沒傻子,怎會不知道陸皇帝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