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廣州黃埔碼頭。

隨著趙桓一行人一同抵到廣州的李助一行,望著哭哭戚戚、一片哀雲籠罩的南宋皇室和文武重臣們,被驅趕著登上一艘艘大海船,心中也有一股不自在的滋味泛起。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李助的感慨尤其多,他眼前的那穿著趙宋皇帝衣冠,顫顫巍巍,兩腿都軟成了面條的男子,那就是大宋朝的天子,是中原的主宰啊。

如果沒有陸皇帝,王慶就能真的成氣候麽?李助心中本來是有點信心的,不然他不會那麽大力的輔助王慶。看看王慶的家底,有多少大將是王慶給拉攏來的。

可殘酷的現實告訴他,那純粹是他在癡心妄想。

摩尼教在挨揍之前,王慶與田虎可是先一步被西軍打的嗷嗷叫的啊。連淮西都待不住了,逃奔去了洞庭湖。

強悍的西軍,那真不是他們可以抗衡的。

所以,現在的王慶等‘君臣’,那一個個對自家的‘下場’真的很滿意很滿意的。從身死族滅到一躍榮華富貴,一切的變數都在於陸齊,都在於陸皇帝。

李助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方才果斷的從王慶這艘注定要不成的船上跳下,帶著侄兒李懹暗中投靠了陸齊的。即便是局勢明朗下,王慶一夥來日的富貴可期時候,他也沒半點後悔。因為李助不願離開中原,李懹也不願去那荒野蠻地。

此次李助前來廣州,有四個目的,一是用錢財從廣州的商人手中購買更多的物質。從糧食食鹽,到生鐵布匹,五花八門,各種各類全都要。

第二是招攬人才,讀書的、算賬的,各行各業的手藝人,只要來投他全都要下了。

第三則是與蕭嘉穗商談桂西的俘虜事宜,如果可以,那些被全家抄沒,注定要為仆為奴的人,王慶那裏都能要了去。但這顯然不可能,鐘相同樣在盯著這點。

對大理勢在必得的二人,每個都擺出一副十足信心的模樣,在大理之地都遠沒有拿下的時候,就已經在準備‘後事’了。

可實際上這半點問題都沒。

不管他們中的哪一個最終得到了大理,另一個即使落敗,也注定是要列土封疆的。這不管是人口還是各類工匠人才,還是數不清的物資,他們早晚要準備。

所以,李助此來廣州的第四點就是與接頭人好好的商議一番,將自己肚子裏的情報告於益都。

卻不想還有幸見到眼下的一幕。

李助身側亦是王慶一夥的文臣策士,內裏有兩人就是趙宋遺臣,也就是南宋都跑路了後這才投效王慶軍的宋臣,因為無甚大的劣跡,陸齊就也不來過問。此刻看到自己曾經效忠的皇帝如犬馬一樣被人趕著上到大海船,心中更是有數不盡的感慨……

只是二人這臉上方露出悲色,便就得罪了人來了。

要知道,這王慶軍也好,鐘相軍也好,都跟早期的梁山軍無甚兩樣。甚至二者更加的江湖一些,他們沒有那麽多的朝廷降將麽。

這王慶軍中雖然已經在開始‘正規化’,可執掌大權的,份量更重的,還是王慶當初的老兄弟。

如跟隨李助前來的潘忠、柳元兩個就是,這二人當初皆是王慶的親將統軍,是王慶的心腹。卻也盡是江湖綠林好漢出身,那出身就決定了二人對趙家沒甚的好感。

此刻看到倆鳥文官也在悲悲切切,當下就耐不住了。“哭哭啼啼的擺給誰看?攪俺兄弟的好興致。”

潘忠方發話,柳元就接道:“兄弟說的是。俺看這倆鳥人是念著老趙家的好了。軍師,不若就送這倆鳥廝也上船好了。”兩句話說的兩個文官面如鐵青,適才的傷感也全都煙消雲散去。

李助且是沒好氣的怒視著潘忠、柳元,他在這二人面前可是很有威嚴的。

潘忠見他要惱,只做哈哈一笑,扯著柳元就走。“軍師且在這兒觀看,俺們兄弟先走一步。難得回到廣州這繁華之地,俺們兄弟且去痛快的耍玩幾日,找些漂亮的粉頭小娘來伺候,可不耐來這裏看鳥的趙小官家!”

兩個粗漢,全然感受不到眼下場面的意義。

柳元忙跟著道:“就是,就是。這鳥皇帝身子軟的很,一路走海路到益都,無不知道還能不能活下。俺看這些鳥官都嚇的要是,路上可不要嚇死幾個。軍師且看著就是,俺們先走一步。”

這話說的剩下的人臉都青了,直讓李助來替二人賠了個罪。

……

劍門關驛站。

現在,這裏是魯智深南下大軍的臨時指揮部。

齊軍已經沿著漢中到劍州的官道殺下來了,大軍匯聚,劉光國束手而降,交了兵權後被立刻送去了漢中,稍後再去長安,然後前往益都去了。

他的功勞不可謂小,但如此的功勞在陸齊面前也兀自沒有話語權,就跟徐徽言一樣,那下場都是交付了兵權後送去武略院裏深造兩年,然後才會得到重新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