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捐官就往大裏捐

東方微微泛白,大散關外的齊軍營寨紛紛吹響了號角。

一隊隊兵馬披掛甲衣,佩戴刀弓,走出了營帳。火頭軍埋鍋造飯,陣陣撲鼻的飯香直叫人垂涎。

當將士們結束了早餐,在新一輪的鼓號聲中列隊開出營壘,仿佛是百川朝海,迅速匯聚成一股。花和尚擡頭眺望著東邊的天際,早晨的紅霞還沒有徹底消退,這新的一日才剛剛開始。

關上的守軍自然早就聽到了傳報,劉锜大步登上關頭。望著遠方,初始還只能聽到嘈雜,可兩刻鐘不到便就看到一股黑色潮流出現在地平線上,並且無窮無盡的黑潮迅速占據了人的每一寸視野,再過片刻,就覺得是人聲如潮,蜂擁蟻聚,撼動著周遭的群山。

給人一個感覺,似乎就在片刻之間,旌旗蔽地,大隊的齊軍已經如洪水滔滔,傾瀉而出。

先鋒史大郎,副將酈瓊,領兵五千直逼城下,銳不可擋。稍後魯智深親率大軍,索超、唐斌、翟興、翟進,韓滔、彭玘、淩振、張仲熊、郝思文、孫立、孫新、解寶、鄒淵等人,引著愈五萬步炮大軍,浩浩蕩蕩,進逼而來。

那自韓滔、彭玘之下人等,盡是陸謙近來新調配西北的。因為陸皇帝沒讓用吳玠、吳麟、楊可世、楊可勝、曲奇、曲端、王進、王淵等等麽。

一門門大炮被馱馬拉到軍前,當一個個黑黝黝泛著寒光的炮口對準大散關城頭時候,一種不由自主的緊張感和顫栗感,在宋軍當中油然而生。

話說宋軍也在想盡法子的制造大炮。

大藝術家手中有著趙宋時期中原最頂尖的工匠,而火炮的外觀也非是多麽隱秘的事兒,早就被送到了他的手中,趙宋的火炮鑄造也早就在進行中,且打一開始標準的目標便是青銅炮。

只是與齊軍已經大批量的鑄造且投入到了實戰中的火炮相比,宋軍的火炮就顯得有限難產了。

那設計圖紙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變動。按照齊軍火炮的尺寸鑄造出的火炮,不去提及壽命,只說射程和威力便就不成。如是他們為了保證射程射程和威力就只能加長炮管的長度和炮口尺度,這倒是一個正確的打開方式,在同等量的發射藥的推動下,同等量的炮彈其炮管的長度與大炮的射程成正比。而大炮的威力顯然也是誰家的炮管越粗,大炮的威力便就越大。但如此做不但增強了大炮鑄造中的難度,更極大地增重了大炮的重量。因為炮管越長越難鑄造,因為大炮口徑越發炮管就必須越厚。為了保證炮管不炸鏜,加厚管壁就是必須的,而這樣做也只能讓大炮的體量重上加重。

如此重量的大炮不說現在還沒有造出來,便是已經造出來了也只能用於守城,根本無法用於野戰。

且單位火炮的鑄造過程耗費時間長,質量也無法掌控。因為鑄造大炮的模具是泥模。

在鑄造過程中,趙宋工匠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泥模,就像最初時候的陸齊軍器監的大師傅們一樣。

然泥模陰幹緩慢,且很容易出現廢品,因為泥模容易讓炮膛出現大量的蜂眼。

這一切便就造成了一個事實——大藝術家所渴望的大炮仍舊待在錦官城的鑄造場中被鑄造呢。故而大散關這種軍事重地,趙宋所能布置的也只有一門門的石砲。

齊軍來了,戰爭真的要打響了。大散關裏,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點。消息被守將劉锜迅速送去了興元府【漢中】,然後又被快速傳到了成都。

趙佶聽聞後,整個人都如是被抽中了一鞭,屁股下如是生了針眼,再也難以安坐。“速召臣工們入宮議事。”鄆王趙楷就始終待在邊上,臉色蒼白,手足無措,整個人也慌張的不行。

這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有了大藝術家這個老爹做樣板,他剩下的兒子,要麽是廢物,要麽就是軟蛋。

你不能否認軟蛋的政治手腕,他們軟歸軟,人卻不笨。

歷史上若是得以脫身之人是趙楷、趙桓,他們做的未必就會較之九妹遜色。而歷史上的趙九妹面對的若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女真,而是陸皇帝這般打一地就奪占一地的主兒,九妹的表現也不會比逃進了大理的趙桓更好。

一切都是命罷了。

正史裏的趙九妹且有的余地逃,而大理的趙桓,還有這錦官城內的趙家父子,卻是逃無可逃也。

“朕欲以名爵相籌天下義士,諸卿以為如何?”大藝術家是真的被陸齊給打怕了,先前齊軍未曾殺來時候就已經是驚弓之鳥,現在聽到齊軍真的來了,那腦子裏便更容不得一丁點的後手,只希望能把所有的力量全都用在抵抗上,好先過了眼下的門檻。

這一次若是扛不住,趙家的江山就徹底丟了!

殿下的趙不試臉頰猛地一抽,“名爵相籌天下義士?那是賣官鬻爵吧。”但他卻一個字不說,因為趙不試很清楚眼前的難關,更明白宋軍與齊軍的差距,官家的瘋狂若是真能把川蜀給保下來,他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