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大藝術家雄起

從益都出發,日夜兼程,八百裏路,陸謙也就用了五日而已。

一路之上沒有碰到哪個不長眼的,更沒見過甚山匪野寇,反而是遇到了完顏蒲家奴,後者才走到河間府。順利抵到燕京,這還沒喘過一口氣呢,嶺南和川蜀的兩封急報就已經抵到他跟前。

嶺南是小朝廷的廝殺有了最終結果,背後有陸齊在默默支撐的徐徽言最終戰勝了耿南仲把持的禦前司兵馬,控制了貴州城,趙桓這位皇帝在無數人眼中徹底成為了活橡皮圖章漢獻帝。

而篡權奪位的活曹操徐徽言接下來便要招兵買馬,收降納叛,整合桂西本處的土兵,以等待著與嶺南都護府大軍的最後決戰了。

趙桓與耿南仲都沒死。

這點很好,說明徐徽言很聽話,陸皇帝很滿意。

雖然他不覺得徐徽言對趙桓會有多麽強烈的痛恨和殺意,但徐徽言對耿南仲的態度卻明顯無比。換做他是徐徽言,都想要非弄死他不可。

所以,耿南仲不死,這本身就能表現為徐徽言對陸皇帝的遵從。

他要是再不滿意就沒天理了。

川蜀的事情就好玩多了。也不知道大藝術家是要忽的雄起一把,還是皇城司給他傳來了秘密消息,畢竟當日蜀宋使臣也在益都麽,且現下川蜀與外界的交流渠道可是很暢通的。

陸謙當然知道這會造成不少信息的外流和泄露,但他從骨子裏鄙視老趙家的戰鬥力,他覺得自己哪一日要真的打算掃平川蜀的時候,他即使自己出一份詳盡的軍事報表送去成都,大藝術家便是有了它,也一樣是稀軟稀爛的戰五渣。

川蜀的軍情是燕青送過來的,大藝術家要搞事情啊。

他把姚友仲、姚平仲、劉锜、劉光國等一批能打能戰的中堅將領送去了川北前線。

陸謙笑著把此事道出來,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但黑三郎卻是一驚。

“蜀宋也摻來一腳?莫不是宋遼金三家盡都聯手了?陛下,此事不可小視也。”

宋江早知道有那封飛鴿傳來的軍情急報在諜報司手中,可他看不到啊。現在一聽大藝術家的調派,蜀宋這儼然就是一副要打仗的樣子。算上北方草原上蠢蠢欲動的契丹人,還有遼東的戰局,一個再直白不過的念頭就冒了出來。

——遼宋金三家聯手也。

“倒是有可能。只是三家盡都是殘兵敗將,不足為慮也。”陸謙這一次北上並不是要沖鋒陷陣的。

今後兩日裏他會以最快節奏在燕京內外走一走,看一看這兒的民生,召開筵席,大宴朝野賓客,聯絡一下中央與地方的感情,並不會立刻離開燕京。

遼陽,他是要去不假,但不是現在。他不需要如先前那樣快馬奔到前線。那裏有林沖和許貫忠掌控大局,不需要他多去掛心。

他會跟著步甲大軍慢悠悠的進抵遼東。

北方的契丹人不被他看在眼中。有郭藥師這顆大釘子在,天祚帝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這雙眼睛,旦憑著燕京府現有的力量,還有晁蓋從冀北帶入的兵力,根本不需擔憂契丹人會重新打進燕京。更不要說大同那邊還有青面獸在坐鎮!

而對於蜀宋,用腳後跟想都能知道,他們不可能從夔州出兵。後者有三峽水道,接著又是長江,宋軍便是能一時間出其不意的打出三峽,還真能一鼓作氣的推到荊州不成?當那兒駐紮的長江水師是假的啊。

宋軍要廝殺作戰,就只能是出漢中攻秦川。

隔著一條秦嶺,川蜀那鬼地方,入川不易,出來也難。魯智深若是還不能解決了這一麻煩,陸皇帝就真的有眼無珠了。

可惜答裏孛還要帶孩子,不然回到燕京的陸皇帝很樂意帶著她來一回故地重遊。以至於現在他懷裏一個能戰的都沒。

但這並沒湮沒了陸皇帝的好興致,隨後的兩日他走訪了城內城外多處地方,如桑幹河畔的工廠作坊,還有當初留在燕京城的普通契丹族人,還跟收容所內的草原難民面對面交談過,都是些套路。最後是大宴朝野,教他在燕京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已經在前線奮戰的齊軍步騎軍也傳出了好消息,馬軍的主力已經抵到了遼西戰場,實力大增下,齊軍鐵騎很快就掃平了遼河以西地區,對面的粘沒喝也沒有負隅頑抗,而是主動統兵後退,遼陽城內的女真人也已在撤離。

這消息意味著女真人的戰鬥意志不堅定,這叫剛剛抵到燕京的步甲軍兵鬥志大漲。

如今時候,林沖帶領的後續鐵騎也已抵到了遼西,這場戰爭就徹底拉開了帷幕。而二路元帥霹靂火也正要帶著後續五萬步甲,一步步向著戰場靠近。

兩日之後,步甲大軍開拔。

“嗚嗚嗚……嗚嗚……”

低沉的號角聲。

“咚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