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禦駕親征

一朝成名天下知。

過去這句話更多用來形容讀書人科舉登第,而現在這句話卻可以用來表示嶽飛嶽鵬舉了。

大小眼在陸齊高層之中名頭響亮,無人不知道陸皇帝對他之重視。但是在中下層,在底層的百姓中,他們更多知道的是林沖、魯智深、楊志等等,真沒幾個知曉嶽鵬舉是何人的。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

遼西一戰,齊軍完勝女真,以不足三千步騎的損傷,換取了女真兩萬余軍兵戰歿被俘,主將完顏婁室只待千余馬軍狼狽逃竄。可以不客氣的說,遼西州、乾州和顯州,都已經成為了齊軍的囊中之物。已然是為主力大軍打開了通往遼陽府之路。如何的不叫他聲名大噪?

陸皇帝對嶽飛愛重有加,而嶽飛現下交出了如此一幅完美的答卷,兼之有先前半年光景裏獨當一面做其依據,下一步陸皇帝將他一舉提到兵馬副總管一級都不稀奇。所有明眼的都知道,此子一飛沖天之日已經到了。

這是你羨慕也羨慕不來的。

那吳玠吳麟兄弟在西北打的也不錯,楊可世、楊可勝,還有王淵等人也不是白給的,然宣傳不到位,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無人知道啊。

宋三郎看著手中的專刊,呵呵直笑。對著眼前的晁蓋道:“保正且看這行文,只怕不是唯一,日後年輕一輩後生怕如雨後之竹筍,層出不窮也。我輩老矣,只得避讓一頭了。”

周先生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就像西方流傳的那句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黑三郎看著那新聞報的專刊,看到的就是陸皇帝在著手提拔新生代力量,以此取代老派力量。

那嶽飛休管才二十出頭,但這人已經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軍事才幹,有著實打實的功績做依靠,陸皇帝著重提拔他,誰也說不出二話來。

這在他看來,那就是一個“以新換舊”的過程。

晁蓋哈哈一笑,這種話也就是在這個沒有第三人在場的環境下,宋公明才會說出。畢竟他和晁蓋有著斬不斷的聯系。

“功名利祿,俺晁蓋何時放在心上?”只說他晁某人至今也沒娶妻生子,就可見一番。

“皇帝仁義大方,對舊日兄弟無有半分虧欠,如此就足矣。”托塔天王也不是屁都不動的草莽武夫,他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陸皇帝似是有以嶽飛為首大力提拔新人的架勢,但他對舊人如何?

是一條踢出去麽?不是。

晁蓋就知道,他在今歲新春時候,手中剛剛得到了一塊勛田,一塊位於遼東的勛田。面積不是很大,也就是一萬畝。除此之外他還得到了一個認購機會,可以十畝地/一塊銀元的價格,在西北、遼東認購一千頃田畝。

也即是一萬銀元購地十萬畝。

區別是,前者永久免稅,且不可買賣;後者田稅減半,但日後可以買賣。

一萬銀元十萬畝土地,還田稅減半,還有一萬畝能世代傳承的免稅土地。陸皇帝這是給林沖、宗澤、晁蓋等不願意封建海外的功臣們,一足矣讓其家族基業永固的搖錢樹啊。

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田畝買下來,而後權利招攬農戶,移民邊疆,開墾土地。那以後他們家族就等於有了一個永遠也不枯竭的錢倉了。

現在陸皇帝忽的發力捧嶽鵬舉,且不說他是不是真有以新換舊的打算,即便是有,這個有何不對的?陸皇帝很仁義了。即便誰都知道他把地盤定在遼東和西北的另一目的是依靠他們的力量來鞏固邊疆新土,然如此也足叫陸齊朝堂掀起歡呼,文武臣工全都大聲呐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利益共享麽。當初黑三郎不也是高聲歡呼中的一個麽。已經把皇帝給的好處吃進肚子裏了,現在皇帝即便要拿去他另外一些東西,那也沒甚值得抱怨的。

宋江也是哈哈一笑,“還是保正看的透徹。”把心頭的那點感慨盡數丟了去。老了就老了吧,非是這般老,又如何能做得如今的位置?

宋江灑脫的一笑。別看他適才語氣唏噓,可他並不擔心自己的地位。首先他是文官,便是有那後輩突飛猛進,想要比肩他宋公明也非一時半會兒即可做到的。其次是他在文官中也只是一方大員罷了,朝堂上如他這般的人物,中央地方近乎百人。這沖擊力並不大。

他更多是在嘆息年歲的衰老,老人輩兒看到年輕一輩鋒芒畢露時候,總會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己。

而他宋三郎二十出頭的時候,且還在鄆城小縣裏做差人呢。

這般懸殊的差距,很難叫人能平平沃沃的接受。宋江心中明顯就有了漣漪,只是他現在已經消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