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平遼寨

平遼寨只是一個很平常的軍寨,背靠著開義,後者為遼時的海北州,出錦州向東便是海北州,過大淩河【不是小淩河】就是遼西州。而此寨如此命名,僅僅是為了個吉祥。

此刻距離平遼寨東七八裏外的一小軍寨周遭,大批輔兵正在揮汗如雨的挖掘壕溝。如今雖也已過年,遼東卻還一如既往的寒冷,土地凍的好比生鐵樣兒堅硬。這個時候舞著鐵鎬鐵鍁的修理地球,絕不比滬港大冬天裏修海堤河道來的容易,這絕對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但是這些遼東漢兒出身的輔兵卻一個個努力積極。

輔兵是燕京府的特有建制,總數不低於五千人。這些人都是遼東漢兒出身,裏頭肯定也有冒充漢人的渤海人乃至是契丹人,但這有甚關系?

他們現在一心一意的為陸齊賣命,只因為有著燕雲做例子,陸齊官府在他們心底的信譽值爆棚。陸齊官府承諾,來日收復遼東之後,今日願為大齊輔兵的,來日必有厚報。

遼東多的是土地,陸皇帝還要向彼處移民呢。而想要百姓們乖乖移民,不給出豐厚的叫人心動的優惠條件,哪能行嗎?

就像新福【呂宋島】,現如今南洋水師根本就不管你占了多少地。一塊土地只要你耕種五年,同時糧食收入能達到最低的限額,那這塊地就是你的。而南越也是如此,就是在琉球,政府對這方面的約束力都一點點在放寬。

無奈何,人太少,地太多。任誰看著自己手中握著幾百萬畝、上千萬畝土地,卻只能有寥寥的幾萬人過來種地,那都會發愁的。

還有明國,方臘在粵東、桂西、閩地和江南皆設立了移民處,整日裏發傳單搞宣傳,宣揚移民。而且條件更是優異,雖然一樣是耕種五年才能獲得土地歸屬權,可明國卻許諾,他們會為每一戶移民家庭提供上一份安家費,數額不少於二十塊銀元,最高則是五十塊,由中原銀行作保,雖然這是借款。但這無疑叫其對貧窮百姓的吸引力大增。

很顯然,有一頭猛虎闖進了移民圈兒。從此後者就再也不是陸齊官方一家獨大的地盤了。新成立的移民署由戶部、刑部和禮部共同監管,縱然明國的移民處設置也要向其回報日程、數據,可這並不能遮掩人家的相對獨立性。就比如這次的安家費,對貧窮百姓的吸引效果明顯,就打了移民署一個措手不及。人摩尼教都能想到的法子,你們就想不出來,莫不都是酒囊飯袋?整個部門都有些擡不起頭來。

這些從遼東流入燕京府的難民,現如今說來也是一種移民了,大部分的人都已在燕雲安家落戶。

所以這些至今還一心想回遼東的人,那都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就像其他人一般留在燕京府,編戶齊民不好麽?非要回遼東。

黑三郎就很是不解,遼東是不錯,可能比上燕京麽?比氣候,比土地,燕京都勝過一籌麽。但雖是不解,卻並不耽擱他利用這股情緒打造出一支積極、努力、忠誠的優秀輔兵部隊。

幾名教導官大聲鼓動著,讓輔兵們加快速度的幹活。這些輔兵都是遼東人士,有著編制,輪流著來到平遼寨前線。每次進到平遼寨的人數不定,現在就只一個營,也就是四五百人口。他們或是真的對老家念念不忘,或是對女真人恨之入骨,或是因為其他的緣故,橫豎在燕京官府的許諾和引誘下紛紛報名參加了輔兵營。與勞改犯們一樣的建制,卻比勞改營還更加努力積極,吃苦耐勞。

“大夥加把勁,把營盤修牢固了,韃子便騷擾不了咱們。大夥都有積分可拿!”這積分也是錢,在輔兵眼中,它甚至比錢財更珍貴。因為積分隨時隨地都可以兌換成錢財,也能在日後以廉價兌換田畝,更可以憑積分去官府那裏兌換婆娘。甚至輔兵們還能用它來換官兒。那自不是軍隊裏的官,而是民間的鄉官一類的比芝麻官還要小的沙粒官。但這已經叫輔兵們激動的不能自已了。

橫豎,這輔兵部隊也拉起來半年多了,卻極少見人把積分兌換錢財的。反倒是很多人都想方設法的去‘做任務’,賺積分。為此都有人不惜用錢財賄賂上官的。雖然那錢財數額小的可憐。

反倒是官方宣布的,那表現優異的輔兵可被招入齊軍輜重部隊這一條,甚是冷冷清清,無人關注。

這些人若真有當兵的心,他們早就投效怨軍去了,何苦在南京道地界當難民流民?

現在他們吃住都是公中出,因為是大冷天的出來修理地球,每日有肉有酒,不對,是有酒有鹹鯨肉。小日子過的較之去歲時候簡直是天堂。這些人就只等著齊軍收拾了女真,恢復遼東之後,就回老家過自己的小日子呢。

“兄弟們抓緊幹。現在苦一點不怕,日後可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家家都有幾百畝田,有屋子有婆娘,再生幾個娃娃。吃的喝的住的用的,婆娘孩子,一個都不缺,盡都齊全。想想那日子,可不比神仙都美。你們且覺的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