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明國的建立(一)

就在這場東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就要一觸即發時候,在戰場之外,遠遠的飄著兩艘三角帆船。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觀戰。這一場戰爭的勝利者可是日後東方海域的霸主,天方人豈不關心?更不要說沙魯克·阿夫沙爾現在還成為了一名信使,攜帶著中國予波斯塞爾柱帝國蘇丹的國書。

嗯,沒錯的,就是那道索要蘇哈爾親眷的國書。

雖然在沙魯克的眼中,這就是一個恥辱。

偉大的塞爾柱帝國蘇丹是不會接受任何外在武力的威脅的。他們可是塞爾柱,在五十年前打敗了拜占庭軍隊,俘擄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占領了小亞細亞東部地區的塞爾柱帝國。馬利沙克大帝在位的時候,他們的版圖,東起中亞內陸地區並與中國西北部的喀喇汗國接壤,西至敘利亞及小亞細亞,南達天方海,北至基輔羅斯邊境。就是巴格達的哈裏發也要在帝國蘇丹面前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在聚禮日(主麻日)祈禱中,馬利沙克蘇丹的名字與哈裏發並列。

雖然馬利沙克病逝後,帝國開始出現了裂痕,皇室諸子爭位,皇族內訌,各地軍事封建主割據稱雄,伊斯瑪儀派的阿薩辛支派在波斯和敘利亞占據許多堡寨,四面出擊進行暗殺活動,從而使偉大的塞爾柱帝國開始解體,便是烏古斯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羅姆素丹國也趁機宣告獨立了。

帝國分裂成以巴格達、大馬士革、科尼亞、摩蘇爾、迪亞巴克爾等城市為中心的許多小塞爾柱素丹王朝。但以波斯為主要領地的大塞爾柱帝國依舊存在。塞爾柱只是遭遇了一次挫折,沙魯克·我是愛國者·阿夫沙爾堅信這次挫折只是真神對塞爾柱帝國的考驗,當塞爾柱人的信仰歷經苦難的洗禮後,在蘇丹的帶領下塞爾柱必會重放光明,重新復興。

中國人以這樣的國書遞交塞爾柱帝國,這是在侮辱塞爾柱帝國。

可是沙魯克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他再是厭煩這封國書,卻也不能半路上扔進大海中去。而必須遞交給尊敬偉大的蘇丹,讓蘇丹去處理它。而同時他也希望自己能親眼目睹火炮的真實威力,和中國水師的戰鬥力。

如果中國人真的打敗了三佛齊,那還真是一個威脅。現如今的中國皇帝可是一個瘋狂的家夥。當初他還沒有奪取東京,全面擊敗趙宋王朝的時候,就敢與北方的契丹人交戰。就如現在陸齊內外都還有大量未解決的麻煩,他就派出大軍向南攻打三佛齊了……

“萬能而又仁慈的真神,請庇護那些卡菲爾吧,讓他們用刀和劍保衛自己的利益,讓這片海域成為最不可饒恕的中國什爾克(指多神教信徒)的葬身之地……”

“真神至大,真神至大!”

三佛齊人絕對不知道戰場之外兩艘小型三角帆船,正有人在誠心誠意的為他們而祈禱。只是這世間若真的有真神的話,祂肯定是不會把力量賜給三佛齊這些異教徒的。

陀畢羅已經拔出了刀劍,作為一名戰鬥經驗豐富的海軍指揮官,他很謹慎的選擇避讓過敵軍船隊的先頭,而準備從側翼直插進去。

海戰沖鋒與騎兵沖擊有不少相似處,二者一旦出動,都很難在中途改變目標或是轉向。即使三角帆戰船是漿帆並用,那也沒甚個用。

一旦選定方向,就一鼓作氣的沖下去。所以陀畢羅必須要謹慎。

他身後三十艘戰船是三佛齊水師中的精銳力量,此刻排成三排,橫亙在波濤之上。自能感受到一股重擔壓在肩頭。

他手中握著千裏鏡,這種被陸皇帝提前五百年‘發明’出的千裏鏡,一經面世就引得無數海商的垂涎——這玩意兒在大海上的用途太廣大了。

陸齊自然不會將之隨意擴散,可老趙家卻是大方的緊,北宋把千裏鏡與梁山砲一股腦的給了女真,南宋也拿著千裏鏡從番商手中換取了一筆不小的錢財。

現在陀畢羅手中的這支就是天方人為了拉近關系而進獻給他的,到手之後立刻被其視為珍寶。

叮叮當當的鐘聲還有號角聲在聯軍船隊中響起,整個船隊緩緩分成了三個部分。當頭的是活閻羅領銜的二十艘炮船,稍後是成貴、謝福二人帶領的摩尼教水師。

這支從江河水師升級為外海水師的海面力量,戰鬥力只能說一個尚可。錯不是之前有兩年的時間給他們練級,現如今只憑他們前來攻打三佛齊,那還真不會是對手。

但是現在他們只是二批隊,開路先鋒是阮小七所帶領的二十艘炮船,這才是今日裏他們對戰勝三佛齊水師信心十足的關鍵所在。

對比三佛齊人的三角帆船漿帆並用之現象,福船卻只能拼命的搖櫓。像這種比較大的福船,中國人在建造之初就一律上櫓了。在中國,自古就有“一櫓三槳”的說法,古人以此來說明搖櫓推進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