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太平盛世

冬季的酷寒讓大半個中國都進入了慢動作鏡頭。而就是在一片的寒風酷寒中,大齊洪武二年走到了一年的盡頭。

毫無置疑的,就在年末各部司各官署紛紛進入到忙碌的工作掃尾和年度總結之時,整個中國的經濟活躍度也迎來了大爆發的一刻。

年節血拼麽,這是中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楊白勞過年都記得給喜兒扯跟紅頭繩呢,況乎是近來日子好過了許多的人呢。

沒人會在這個時候吝惜。

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不僅是對自己家人一年辛苦最好的犒勞,也是告祭列祖列宗時候最幸福的例證。

雖說外面的形勢是比較緊張的——沒有人想因為家窮而被遷移到遙遠不知所以然的朝鮮或是琉球去,這個事情的存在給不少帶著‘貧窮’帽子的百姓心頭壓上了重擔,卻也更是刺激了年末的市井經濟。

因為沒人想因過年時候飯菜寒顫而被他人釘上‘貧困戶’的帽子。

雖然帶上這帽子的人家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得到官府的救濟,乃至是一些慈善組織的錢糧照顧,往日裏很多還算寬綽的人家,對之都是羨慕妒忌恨。

但現在,隨著一家家貧困戶痛哭流涕中被官府強制驅趕著送去了那萬裏之外的異國他鄉,無數人心中就都只剩下“萬幸”了。

我屮艸芔茻,這代價太大了!

但身處齊魯之地,特別是濟州這快陸齊王朝發家的老根據地,梁山泊周遭的普通老百姓們,他們卻是沒有這種感覺的。只因為陸皇帝就是遷移益都的人,也不可能把鞭子抽到他們的身上。

與往年相比,很多人就覺得今年的日子是更好了。

這不僅是因為當地有很多人家在吃財政飯——就像後世赤色老根據地一樣,保不準隨便看到一個七老八十的人,就是離退休老幹部呢。人家端的是國家的飯碗。

濟州也是如此。

當年他們‘近水樓台先得月’,紛紛加入梁山軍的本地兒郎,如今固然是沒有幾個人能比的上晁蓋、宋江、三阮、吳用等,卻也真的出了一大批小官僚小軍官。

也就是陸皇帝的崛起速度太快,王朝基業的棟梁們也多是早就成名的人物,這些人早早占據了上層的位置,實質上形成了一天花板,無形中便壓制住了廣大基層官兵的更進一步發展。

你不能否認,在冷兵器時代,在水滸為背景的大慫朝,武藝對於軍兵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後世。

20世紀上半業的廝殺,槍炮無眼,可不會因為你武藝高強就饒過你一命。但是在現在這時代,武藝高強者,在哪裏混都能從軍伍中迅速展露出頭角來。

將門子弟的傳說不是沒有由來的。

更因為在一個相對寬松的稅賦制度下,他們又多了一年時間的積累。當每年的收入大於一年的生活支出的時候,那一年一年過下去,日子自然就只會越見寬綽。

同樣也是在濟州,這裏也不可能真的就無有一個窮苦百姓的,只是因為此地地位特殊,那遷移的鐮刀且收割不到這兒。

年前的時候是濟州官府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因為這兒官多,就需要事前統計好今年且都有幾個重要角色和小魚小蝦們回家過年。本地官府都是要有所表示的,不是物質金錢,而是人情面絡。

而最重要的是,作為陸謙的老根據地的濟州,這裏的軍烈遺屬最多。

每到過年的時候,對這些軍烈遺屬的慰問,都是濟州官府,乃至陸齊朝廷的一大重事。這在全國範圍內也是一件‘大事’。只是濟州這裏覆蓋面更廣泛一些,在過年前半個月,先是官府,而後是慈善組織,就已經對環梁山泊四周的孤寡老人和軍烈遺屬進行了一次“送溫暖”活動。給每家每戶都送上兩袋子米,兩袋幹貨,一兩罐油,幾尺布料,外加被褥甚的——東西不算多,卻可以保證讓他們安安穩穩的過好這個年。哪怕是真家無隔夜之糧的人家,何況那種赤貧之戶在濟州幾乎不存在。

但這些只是最基本的,接下來才是重頭戲。濟州軍烈遺屬的工作和收入,孩子的成長和入學,老人的身體安康等等,這才是大戲裏的重頭戲。是要有詳盡的統計報表,遞交給上頭的。

可惜說,陸皇帝對於軍烈遺屬那是盡了最大的心了。叫人流血又流淚的事兒,在財政富裕的陸齊朝廷是絕對不會有的。

但官府忙活那是官府的事兒,當官的再忙也不會有老百姓去心疼。話題再轉回來,年節時候真正熱鬧的還是民間的市井市場。

想想中國的人口,天南地北那麽多人一起爆發出強烈購買的欲望,那會是多麽巨大的一股力量?就算是商人也知道要囤貨,不管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年前年後這一個月的銷售額度,比得上之前小半年的銷售總額度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