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滿朝的文武百官都被驚呆了

嶺南徐徽言的“個體能量”還在發酵,這次他抱病不從皇帝召喚,還私自出兵控制了潯州,殺得州縣城中人頭滾滾,對陸皇帝來說是個不錯的好消息。宣政司與諜報司、安保司且都有的忙活了。只是如此話題卻在民間越來越難以引起轟動了。

現在的南宋小朝廷對於陸皇帝而言,越來越像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倒是西北甘州一戰的‘兵不血刃’和鑲黃旗黨項奴的成立,更是叫陸皇帝高興。但更叫他高興的事兒還在九月。

鄔瓊英順利誕下一子,母子平安。

陸皇帝大喜。

兒子他不嫌多的。

而且不停地有兒子降生下,也能給外人一他身體很好的信號不是?雖然陸皇帝兒子的年齡還小,這種信號的影響力還很不牢固,但這總比只有一兩個兒子那種要好不是麽?

時到今日,他已經能很理性的看待這一點了。因為前世的緣故,心裏頭他是挺喜歡女兒的。21世紀,兒子多了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可是個大負擔。房子和丈母娘,絕對是新世紀平衡中國男女比例的兩大法寶。而且前世堂兄弟表兄弟不少的他,真的很喜歡女兒。但現如今的現實卻叫他必須多多的生下兒子。

他陸謙不是普通人,不是昔日的山大王。不能追求那種“有婆娘有兒女,有富足的生活和高高的社會地位”就是一切的生活,那對於一般人言已經是人生努力的最好褒獎,可對他卻是不行。

因為他是陸齊王朝的皇帝,他自己大權在握,一呼百應,他的妻妾都顯貴於人前,為眾人所敬,他的兒女不愁吃穿,享用著世上最高等的生活,那就也必須對這個社會來進行妥協。

就像他根本不在乎趙宋皇城司散發的那些謠言,有著天眼在身,誰能造他的反?可這卻不耽擱他把這件事傳進那些統兵大將的耳中。

如是,盧俊義、楊志、索超、欒廷玉等軍中大將,紛紛上書來,表示自己無心分封海外,占地為王。

這些人的性格也真的不適合‘獨立自主’的去闖蕩海外,可他們這個時候上折子,卻更多是恐怕陸皇帝多疑他們心大。

何況,海外再好也不如中原不是?在這兒他們已經功成名就,兒孫子嗣有的富貴榮華,去冒險作甚?

雖然如此作為還可被解讀是他們願意留在中原等機會做“趙老大”第二。但權衡輕重,這些人還是上折子了。雖然陸皇帝根本就是哈哈一笑。

是以,封建社會裏當臣子也是很苦逼的事。

陸皇帝又有個兒子了,消息隨即傳開,恭賀之聲一片。

但這到底不是長子,也不是方金芝所出的嫡子,作為臣下,文武只是高興,陸皇帝人已經四十歲了,還能生孩子,這表明了陸皇帝的身體還很健康不是?

但是內務辦卻出人意料的玩出了花樣——他們借機打起了廣告。

內務辦是直屬於皇室的機構,在外俗稱內府。治下五花八門的工廠作坊數不勝數,更不要說內裏還有一專門投資參股的金融科,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再為皇室賺取著大筆的利潤。

外人至今對之都難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那安保司必然是明白的,但那裏的消息又如何會被外人知道?

如今一個被內務辦主動暴露出的產業就恍如天外來客,閃耀無比的出現在了眾人的眼中。

——水晶琉璃行。

水晶這東西在達官顯貴面前不稀奇,可是一件水晶不稀罕,十件八件也不稀罕,那百件幾百件,還能不稀罕麽?

紫禁城內多了一個水晶暖房,真的是羨煞不少人。

而這還不是水晶琉璃行的獻禮,那只是內務辦應該做的。叫水晶玻璃行在陸齊文武重臣間名聲陡然大噪的不是富貴人家中常見的水晶琉璃雕飾、花樣甚的,而是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玻璃窗片,不,現在該說它們是“水晶窗片”才對。

大小不一的“水晶窗片”將前朝的宣德閣,與後宮的各位娘娘住處的宮殿窗紙,全都換了個遍。

那些入後宮拜賀的命婦,以及見過宣德閣透亮的光線的前朝大員,全都不約而同的對水晶玻璃行行了注目禮。

對比厚重的桑皮窗紙,九月份的齊魯,氣候已經降了下來,都下過一場小雪了。今年的冬季來的很早也很冷。輕薄的春夏薄窗紗早就被換了下,紙糊的窗戶才是正道天理。

可同樣這也把絕大部分的陽光隔絕在了窗外。

即使益都的上流人物早就用上了明亮無味的鯨油照明,但很顯然,對比天然的陽光,這還是傷眼睛。更不要說在“水晶窗”下還能曬曬太陽。

而在無數陸齊朝堂大員都使人詢問水晶玻璃行,可還有那般剔透的“水晶窗片”的時候,他們才恍然發現那水晶玻璃行的老巢赫然就在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