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幸福指數爆表的和諧封建社會

高麗移民,即使冀北、齊魯和中原的移民。

想要統治一塊新的領土,向彼處遷移本族百姓,那是最能治本的法子。爭取將土著變成少數,不論是用什麽法子,那時候外來者的統治便固若金湯了。

就好比英倫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還有後世的南美和大洋洲。

陸皇帝對高麗的解決辦法也是移民,一邊將北地的貧苦百姓送去高麗,後者北半島不說,南半島還是有不少肥沃之地的。

而二三百萬高麗人經過了彼此的廝殺,以及逃亡——跑來中國,還有人力商行如此的禍害,如今具體剩下多少人,那還真的很難說。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半島人口還遠未到飽和態勢。

陸謙已經掃平了吞並半島的障礙,現下要徹底的將這片土地納入治下,大批的向朝鮮移民,那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半島上也會有不少人被遷移到大陸來啊。

就像南越的大戶世家一樣,南越北上,高麗就是南下。

偌大的中國要容納下這兩個國家中樂意聽陸皇帝話的世家大族,那也是小菜一碟。

而對於琉球的移民,那就是純屬的對外遷移了。灣灣的土地有多麽肥沃,這裏就不需要多說了。一座琉球島,橫豎也能為江南減少百十萬平民吧?

那閩地不是以地少人多而‘聞名’麽,正好遷移到灣灣去。

故而陸皇帝覺得眼下的中國,只要點開了‘移民南洋’的天賦,那剩下的都不需要他去怎麽做引導,中國本身就是世界第一。

連續的廝殺後,整個中原方才多少人?有了高麗和琉球做垃圾場,將處在‘幸福生活水準線’以下的百姓通通移民,那中原簡直能輕裝上陣,創建幸福指數爆表的和諧封建社會。

然大批的移民必須要涉及到無數的運船,李應接任轉運使以來,除了花大把精力在閩地和粵東事上,余下的就是組織運船。

這不僅需要李應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還需要他精通數學和統計學。也虧得這幾年裏,轉運司在扈成的領導下已經歷練出了一支打得起硬仗的隊伍來,不然,李應始初來乍到,便是有天大的能耐也要吃癟。

撲天雕早把一個個數字緊急在心裏,那本來只是移民琉球島的,是高麗橫插了一刀,突如其來的變故就給轉運使本就繁重的增添了新的麻煩。可李應咬緊牙關,再難也給挺住,他不想灰溜溜的回到軍中去。

該是時運不濟,橫豎李應的軍旅生涯並不愉快。現在好不容易皇帝顧惜他資格老,軍旅不順,讓他才接班飛天虎,來充作這轉運使,可以說是改換門庭,棄武從文了。更重要的是,轉運使的份量和地位比之他在軍中的地位也高出太多了,李應是失了心竅了才會覺得辛苦,而想著重回軍中。

但是籌集海船容易,要籌集到足夠多的移民卻難。

孟子說: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但這句話放在最下層的貧民身上,再摻和上鄉土觀念,那些赤貧的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怕就不會去想別的才有路——移民——吧?

何況在現如今的中國,只單純的想要混一口飯吃的,還是很容易的。朝廷一年到頭都有修不完的工程,要混口吃的很簡單。

現如今的中國沒有一場轟轟烈烈的‘羊吃人圈地運動’。

土地是中國老百姓的命根子,剛剛憑著租賃將土地拿到手中的百姓們,可不願意再折騰。那土地可是最能束縛老百姓的“生產資料”。

沒有一場羊吃人圈地運動把這個“盤子”砸爛,只憑自願的話,狗年馬月才能湊夠人去填滿南洋啊?

當然,中國雖然有土地兼並,但其實質上與‘羊吃人’是有著巨大差異的。

那經濟上的破產至少能讓百姓移民的主動傾向更大更旺盛一些。雖然一路上也是會哭哭啼啼,如此卻總好過官府公差拿鞭子抽著,刀槍嚇唬著,一路哭爹喊娘,跟上刑場一樣的“移民”好吧?

可叫無數百姓於經濟上破產,在如今的環境下,這本身就不可能給辦到。

萬幸這第一批的人數並不多,李應還有時間來想法解決這個難題。

撲天雕躬身退下,陸皇帝在宣德閣又待了小半個時辰後,拔腿回去了後宮。

自從打崩了阿骨打的主力之後,陸謙心裏一直隱隱存在的一股急迫感就沒有了。之前他可是在跟女真搶時間,看誰先做好了北上/南下的準備,以便搶得先手。

然就是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與女真人的廝殺會這般順利。燕雲一戰,女真人就是昨日之黃花也。

現如今,他完全可以暫緩馬蹄,從容收拾內外,以盡可能的爭取利益最大化。再也不用擔憂被人南北夾擊了。

現在的他已經成功的操起了屠刀,成為了屠夫。而南宋與蜀宋,黨項、天祚帝和女真人,就只是他眼中的豬牛羊,隨時都可以宰殺。而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將自己逼得那麽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