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陰山之南

楊志不會因為蜀宋的舉動而耽擱自己的盤算。

如今的情況,蜀宋對於河東根本無有半點的牽制力,陸皇帝教給他的任務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匯同燕京兵馬擊敗天祚帝!青面獸只需要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是,不需要再考慮其他。

如是,在戴罪立功的宋清作為陸皇帝欽使出行川蜀的時候,大同府城北校場中。

已經全部到位的河東馬軍全體集結於此,七千騎,黑壓壓的一大片。人聲馬鳴,無個休止。【河東本地馬軍有多增長】

宣贊屹立在高台上,雙目威嚴的注視著下面的軍士。他們被調集到大同府,那是來幹活的,不是等著被反應過來的謨葛失人幹的。

現在就該上工的時候了。

——大軍出塞,奔襲雲內!

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燕是燕京,雲呢?雲便是指的雲中大同府。謨葛失人在陰山之南草原上的中心城市是雲內,那地兒叫如此名字,豈能不被陸皇帝盯上?

而雲內州確切的說,就是後世呼和浩特周邊,位於陰山以南地區,那一片土地不僅肥沃,也是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占領了這片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而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向南的橋頭堡。史載“邊長老言,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就是這個道理。

同樣是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解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遊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這個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高原,直插入中原。

“嗚嗚嗚……”號手眼睛一雙雙的緊盯著宣贊,見他大手高揚起,下一瞬間低沉凝重的號角聲就徹響在校場上空。

人聲停,馬鳴止,校場上取代的是一片肅然。拼湊起的河東馬軍也好,宣贊手下的八旗兵也罷,全都仰起頭來看向高台上,肅殺之氣頓生。宣贊滿意的點點頭,眼睛一一掃過台下部曲,在楊再興的方位上停留了片刻。因為楊再興所在的百戶,是場地中所有百戶(隊)中立定最早,最快的一部,故而一眼醒目。

“轟轟轟……”萬馬齊奔,聲震雷鳴。

七千騎人配雙馬,出城十余裏,便很幹脆的一分為二,分作兩路直向著金河山的南北插進。

那北路的河東馬軍是直奔豐州去的,南路的正黃旗部則直奔著雲內去了。

左路軍由宣贊本人親領,右路軍則是由張灝帶領。是的,張灝,張孝純的兒子,不是唐斌,不是郝思文,也不是折彥質。

楊再興人在左路。

宣贊把他放入軍中,短短兩日時間,就打遍正黃旗無敵手,被所在百戶的八旗兵奉為神人。實質上則已經取代了那百戶的地位,偏偏百戶長莫昆對楊再興推崇之至。他就沒有見過一年尚青少的人,就武藝這般高強出眾的。而待知道楊再興這個‘姓楊的’真就是楊家將之後,那就更是敬佩了。

陰山南的謨葛失人自也警惕著大同府,只是他們的情報能力幾近於無,能做的就是向外多撒些遊騎。如是,齊軍的馬軍一到金河山,便被他們給發現。

宣贊不以為意。他這次的目標只是謨葛失人,後者不是契丹人,也不是女真人,他們就是早些日子南下的蒙古人。

是整個蒙古人中的一個分支,而且他們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陰山以北,而陰山以南的謨葛失人,且還把自己的力量分成許多份,去占領豐州、雲內州、東勝州等。如今便是被他們發現了,那能躊躇出的力量還能敵得過整個正黃旗麽?

只有打疼了這些草原韃靼,他們才會把向南伸出去的爪子縮回來。才會乖乖的老實聽話!

“漢人,漢人……”

兩路騎兵一路急行,越過金河山後,便就能不時的碰到小股的謨葛失人牧民,那些人在眼看著齊軍就要趕到的時候,紛紛丟棄牲畜車帳,無論男女老少,都躥上馬背,斜斜的躲開齊軍前進的道路。而膽敢反抗的,或者是走脫不及的,全都被一路車翻。

消息一層層的往後傳報,坐鎮雲內的頭人拔裏比,自然清楚這支齊軍目標就是雲內城。甚至他都知道了宣贊部的具體規模。三千多鐵騎,這樣的力量不是雲內可以抗衡的。

謨葛失人沒力量在雲內布置下可抵抗三千多裝備精良的鐵騎的軍力。楊志也正是掐準了這一點,才敢事先命令宣贊飛襲金河山,進抵雲內與豐州。

“謨葛失的勇士們,你們是草原上的雄鷹,拿起手中的彎刀和弓箭,用它們告訴面前的漢人,什麽才是真正的勇士,什麽才是真正的騎兵,給我殺——”

宣贊足足在雲內城外轉了五天,把以雲內城為中心,五十裏範圍內的謨葛失牧民、婦孺都提溜到了一塊,自然那些牛羊馬匹就也被聚集在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