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燕雲(二十二)

趙明誠的提議叫陸皇帝腦子裏想起了一個人——扈成。這廝在轉運使任上做了這麽多年,且該動一動位置了。而身份、資歷、官職,皆適合。

只就怕扈成沒歷經過政務官,心中怕他搞不定。

而這般一想,那朝堂上端的有幾個人需要挪一挪位置。像樊端、蔣敬、薛紹,甚至是裴宣……

但這些不是一時片刻就能敲定的。陸皇帝還需要細細考慮一番。

燕京城內的事情且不去提,五個行省巡撫的替補,這事兒的挺急,但就跟西京道的情況一樣,陸皇帝再急,卻真急不得。西京道的事兒離得過遠,陸皇帝現下連天祚帝不是真的被俘的消息都且還沒有得到,一些決策都是有誤的,可他仍舊茫然不知,一切只能等真實情報送到了再說。

所以,天下多有的事兒真急不得。這既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也有時代之限制性,他都已經適應了。現在陸皇帝能說的就只是榆關!

榆關與後世的山海關且還有不同的,雖說指的都是一處地方,甚至後世一些報道上都明白的說山海關也曾經被叫做榆關。可細心查看書籍所載的地理描述,就能發現二者卻非是一處。

實地情形看,榆關一帶的地勢比起後世的山海關一帶的地勢來,確實不如山海關所在地那樣的險要,能夠緊緊地扼守於山與海之間,但這不等於說榆關一帶無險可據。因為“榆關”的記載總是與“碣石”連在一起的。跨越平州、營州,雄踞遼西走廊西口的碣石山,就如一道天然屏障亙絕於燕山山地與渤海沿岸之間。那榆關之險要憑借的就是這道天險。

也所以,在遼西走廊北端‘勢如破竹’的金軍,面對榆關之險,便就力所不能及了。因為他們手中的霹靂炮對於榆關天險,並無實質性的作用。

榆關向南的一條官道上,這一日浩浩蕩蕩的行來一支隊伍。

距離漸漸縮短,打頭那支人馬高高舉起的白色旗號清晰可見,旗幟下是表情桀驁的女真人。

女真兇殘,遼人多畏懼之,縱然他們剛在燕京城東挨了陸皇帝的當頭一棒,險些丟去半條性命,可是女真人對於契丹人,兀自有心裏優勢,自持高出一頭來。

哪怕現在是走在契丹人的地界,這些女真人還是任意策馬,只聽一陣急馳聲音轟然響起,由遠而近,踏過道路。

馬蹄踢起漫天塵土,露出了一個個帶著皮帽的女真人。這是寒冬時節,氣候正幹,遠處的山頂兀自還有大片銀白積雪,但車馬多有往來的官道上,早看不到一絲兒雪花。本來凍的生硬的路面,也都被蕩起了煙塵來。這些女真人穿著厚甲,背著刀弓,高舉著旌旗。但凡遇到行人,無不大聲的喝罵、吆喝著,甚至鞭打著,一路策馬而行,神情極度傲慢無禮。

仿佛他們不是來做客的使團,而是出巡到自家地頭的主子。

這支女真人騎兵,只有著區區一百人,護著中間的完顏蒲家奴和高慶裔。完顏希尹的死,對於整個大金國來都是一大損失。身後且還跟著數百契丹鐵騎。但那女真人看模樣是半點也不害怕。

一百人全副武裝,護著完顏蒲家奴與高慶裔趕赴臨榆鎮。也就是後世滿清時候臨榆縣的縣治所在。

時值寒冬,寒風刺骨,大地一片冰冷,臨榆鎮大道左右,也是不見人蹤,除了本地居民外,是少有人還在外頭轉悠。

但總歸臨榆鎮是熱鬧的。當北邊蹄聲傳來,遠遠看到是一波女真人,非是鎮外早就有大批的契丹兵馬在等候著,臨榆鎮內必一片混亂。可即使如此,臨街兩邊的店鋪也紛紛關閉,街道上更是無有一人。

說時遲,那時快。眨眼功夫,完顏蒲家奴和高慶裔就已經被送到了耶律馬五跟前。

後者也是遼國宗室,沙場上搏出來的將軍,正史上投降金軍後,那是金兀術手下的得力幹將,敗吳玠軍於隴州,與烏林答泰欲、拔離速追襲趙九妹,首率500精騎馳至揚州城下,嚇的趙九妹慌忙渡江去。

是金國的金吾衛大將軍,開國功臣之一。

但無論耶律馬五在正史上為金國賣了多少力,這都不能抹消掉他遼國宗室的身份,也磨消不了他此時此刻對於女真的仇恨。

正史上的耶律馬五是只能投降女真,但現在,他已經有了第二個選擇,完全可以去投新的投效對象。那中原的陸齊與之不僅仇恨少,更勢強兵勁,長遠前途上看也遠勝過女真。

可當女真遣派使臣前來時候,耶律馬五照樣是見了。就在臨榆鎮。

事實上,此刻陸皇帝派來的楊林也正在臨榆鎮中。

耶律馬五雖然現下十成中七成都倒向了陸齊,但仍願矯情一下。至少也能叫陸皇帝看到,自己不是沒人要的可憐蟲。

完顏蒲家奴與高慶裔卻仍舊底氣十足,他們才不信契丹人口中傳出的消息呢。陛下(阿骨打)是有可能戰敗了,但女真大軍一路打著勝仗走到今日的,豈能小十萬步騎主力,一戰全崩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