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燕雲攻略(一)

今日此時此刻,沒人會再把眼睛看向嶺南,幽燕才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梁山軍大股北上,便是蜂擁而至於河間的北地健兒,也被宋江編組新軍,兵額竟不下五萬人,被陸皇帝賜名為忠勇,並從內裏擇選健勇銳士五百人拔入禦前司。

這甭管忠勇軍能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橫豎是被編入軍列了。日後也可作為軍力補充!

這大軍向北,若是一舉收復燕雲,那偌大的一片土地,兀不知要放多少人鎮壓。

是以,陸皇帝是半點也不嫌棄他們是烏合之眾的。

一時間,河北軍民皆歡呼叫囂,北伐之音不絕於耳。各邊州子民,踴躍報效,非但忠勇軍數量很快越過了五萬數字,就是那十萬隨軍民壯眨眼便也已齊整了。

都不需要陸皇帝開口,這“北巡”已經被朝野上下自發的變成“北伐”了。

冀北與河東的浩大聲勢,那析津府與大同府又如何會不知?南京道的反應且不提,天祚帝先慌裏慌張的調遣西京道兵馬南下守禦齊軍,卻也不想想自家手中還剩有多少點人。那點兵向南守禦河朔一線,北方卻已經薄弱,在不自覺中露出了“破綻”。

那耶律余睹向阿骨打請命,願引兵殺入西京。阿骨打久戰檀州不能得手,此刻分兵去打西京道也不失為一妥善之策。當下以完顏斜也為都元帥,耶律余睹和更早時候來降的九百奚部蕭寶、乙辛為正副先鋒,引兵兩萬破儒州而西向。

完顏斜也漢名完顏杲,是阿骨打和吳乞買的五弟,也是早早就被認定的吳乞買繼承者,是正史上女真的“衍慶宮二十一功臣”之首。那西漢有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有雲台二十八將,李唐有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趙宋也有昭勛閣二十四功臣,女真人不甘落後,搞了個衍慶宮功臣。

完顏斜也被定為諸功臣之首,自然是有他宗室出身的加分,可實際功勛上也不遑粘沒喝多讓。是金軍中一名出色的統帥。

儒州守將是遼軍統軍耶律奴哥,這人與阿骨打等且還是老相識。當初遼金互遣派使臣,女真的是完顏蒲家奴,契丹的就是耶律奴哥。

此人自持儒州地勢險要,城池堅固,城內且糧草充足,屯積豐厚,企圖據城固守。完顏斜也親臨城下督戰,猛將王伯龍率軍首先登城。這人是金軍中的老人了,沈州雙城(今黑龍江雙城)人。早年為群盜,後降金國,率二萬人眾及其輜重來降,授世襲猛安,知銀州,兼知雙州。從軍攻遼,屢做先鋒。別看這人在後世沒多大的名頭,此時此刻卻遠比韓慶和韓常父子更為出名,為金軍中遼東漢兒的一面旗幟。如是只不到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軍攻破,耶律奴哥知城池難保,遂率手下數百騎兵西逃,城內文官出降。

所謂儒州,便是後世的延慶。是大同盆地東向的大門,這裏一破,大同盆地至此休矣。

可汗州、奉聖州、歸化州等地相繼而破,大同府內的天祚帝聽聞了消息,慌忙率親軍五千逃亡雲內夾山。也就是後世內蒙的土默特左旗一帶。這兒是遼西南路招討使司處。

只是天祚帝這麽一逃,不止西京道亂了,南京道也是亂了。後者是不知道其是死是活,只知道耶律余睹為報仇雪恨,直引著兵馬向著天祚帝緊追不舍,許已經遇難了也說不準。橫豎是與之失去了聯系。

而更慘的是西京道兵馬,前門狼為驅走,後門又見猛虎進入。

統籌河東兵馬的青面獸聽聞消息,半點也不遲疑,立刻下令欒廷玉出雁門,武松出繁峙。

河朔一線諸州紛紛開城而降。大同府中留守宰相張琳也落荒來投,卻是就在楊志進軍河朔諸州時候,金軍已經奪取了雲中大同府。

武二郎連同唐斌與折可求、折彥質等自應州奔向懷仁,與大同的金兵對峙。兩邊都未輕易開啟戰端,卻是因為這雙邊紛紛進擊遼軍是一碼事,二者正式開打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般局勢,對於析津府裏的耶律淳而言,有是多麽的尷尬,就可想而知了。可憐他剛剛派出心腹臣子前來求見陸皇帝道:“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惡黨項也。今射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豺狼之鄰,基他日之禍,謂為得計可乎?救災恤鄰,古今通義,惟大國圖之。”

這朗朗話音且還未落下呢,天祚帝就已經不知所蹤了。

“大王就該稱病。”析津府內,蕭普賢女如此道。她真的生錯了時代,也生錯了地方。就如今這個奄奄一息的契丹,端的無有她施展本領的余地。這人縱然是一女子,腦子卻非一般的好使。

“休管那兀顏光與耶律大石做何盤算,大王只管稱病。只需要常哥握著兵權,甚個腌臜勾當也沾不到大王身上。”他們夫妻現在是穩坐釣魚台,那不管是打還是降,不管是降南還是降北,於他們夫妻都無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