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最狠辣的報復……

夜色當中,幾條火龍仍然在湘南南部的山林小路上面彎彎曲曲,滾動著向南前行。

湘南南部的地勢如同前文述過的,非常復雜,山嶺遍布,溪流湍急,森林與小塊的谷地平原間而有之,最南端南嶺地形卻無需多說。橫豎是崇山峻嶺遍布,然而山巒之中又多有崎嶇的山間小道可通行,這才是最大的麻煩所在。

那山地少民熟悉地理,正面廝殺是雞蛋碰石頭,但只是襲擾呢?

陸謙為什麽大軍集結東南?原因就在於此。

就像那黃捉鬼一樣。

由平陽經常寧而下衡州的要道在唐末時候就已經形成,慶歷中桂北為黃捉鬼等亡命之徒盤踞,此路一度中斷。原因就在於此路要經過瑤民聚集區。那地理地勢對於大兵團展開作戰,就有著先天上的限制。

除非是大軍切實掌控了這片山林!可那要廢多大力,又要留下多少兵馬駐守?這都是問題。

在楊再立把湘南的山地少民全都忽悠成八旗兵之前,他寧願去強攻八閩,也不會叫大軍從這片陌生的山林間通過。

大軍行進涉及的可還有物質後勤補給,那一旦有動作,齊軍這可就是上十萬人的大部隊,若是因為後路不暢而生出麻煩來,陸謙會給惡心壞的。故而啊,還是打閩地的好。後者有海上舟師在,更有摩尼教的‘五十萬’大軍。

方臘為了抽調出這等的兵力,都已經把杭州抽空了。都在叫著要秦明快點派兵來接受防務了。還有摩尼教的水師,一幹人也從杭州灣與舟山群島啟程,南下去往大琉球。

陸謙才不願意翻閱南嶺去打兩廣呢。若是陰溝裏翻了船,損失多少且不去說,先就敗了銳氣。要知道,他現在可是有‘天命’光環在身,將士們士氣高昂著呢。若是遭遇敗陣,那光環的成色可就一下子便弱了啊。

當然,湘南之地固然沒有大軍,卻也有本省的守備軍在,還有楊再立的這個正白旗。後者有著不小的自主權,對向南廝殺也有著迫切心裏。這就像魯智深一樣,陸謙並沒對他定下甚硬性指標,是他自己拍板定下的,對卓啰城的攻勢。

那李乾順西逃後,黨項人紛紛向西遷移,在韋州以西的西壽保泰軍司,就成為了夏齊之間不時交鋒之地。只是那西壽保泰軍司著實叫人頭疼,後者坐落於柔狼山以北,惟精山以南,殺牛嶺以西,零波山以東。同時柔狼山以南有屈吳山,殺牛嶺以東有胡蘆河,以南有兜嶺。

同時這裏又少有婦孺,多丁壯兵丁,當是一塊硬骨頭。楊可世、楊可勝兄弟已多次興兵攻殺,但困於地理地勢,一時間也難以打破。

魯智深此番就索性棄了西壽保泰軍司,而徑去取黃河北岸的卓啰城。此處為西夏卓啰和南軍司的治所,就在黃河對岸,與蘭州城隔河相對。此蘭州即後世之蘭州也。

當初張叔夜便是在蘭州城立下邊功,此後官場方一帆順風。直到張氏吃罪了蔡京。

卓啰城位於黃河北岸,陸謙若是稍微對蘭州有所了解,就該知道這地方就是後世的蘭州新區,也就是秦王川盆地。李乾順在此處的布置與西壽保泰軍司相似,都是多丁壯少婦人。

漢人對於蘭州對岸的地理地勢是陌生的,便是那些西軍宿將也不是了如指掌。可現下不同了,齊軍把靈武都拿下了,李乾順狼狽逃竄,李察哥在靈武以北艱難支撐。如此不妙的態勢下,那黨項要恁地強項,才一個願降的都沒啊?

頑強如二戰時候的鬼子兵,尚有日本反戰同盟會呢,何況是黨項人。

如是現在,有熟悉地形的黨項人帶路,本來陌生的黃河對岸就如魯智深的後院兒一樣。閃萬大軍大膽的穿行其間,不但不用擔心被黨項人伏擊,甚至可以不被黨項人察覺!

只是這一路還是走的有些辛苦。

畢竟這地方滿是山溝土山,黨項人又從來不知道修橋鋪路,從來都本著‘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宗旨,至少在卓啰城這兒是這般。

如此就可想而知這行軍有多麽的難了。連一條直通卓啰城的道兒都沒有。倒是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破敗廢棄的零星基礎設施,以及烽火台一樣的存在。但沒人敢保證它們就是西夏人修的,更多人覺得它們可能出自唐朝。

一路上輜重營的軍兵都忙著在前方開路,逢山開路遇水填橋,可不是說笑的。

就像早前的黃河浮橋,四十張的大木簰,首尾相連,束之鐵鏈,再以上千張羊皮筏子在兩旁綁縛,廢了兩個日夜的時間,總算完成了這條浮橋。也虧得時間進入了三月,黃河上遊不止沒浮冰、淩汛,更沒有桃花汛。後者剛剛過去。否則大軍是萬難過河的,魯智深也萬不敢輕易犯險。

兵馬距離卓啰城越近,魯智深就越是激動。他可也是西軍出身的,看黨項人兀的比契丹人更是可惡可恨。而當日小種鎮守的渭城,那向北徑直就是韋州,距離卓啰城還有多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