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反了

且說那金陵城內,一邊黯然,並無張燈結彩,並無歡喜新春,百姓們高興不起,軍兵們也內心煩躁的緊。戰爭的創傷絕不是三五日時光就能抹消掉的。金陵城的百姓忘不掉戰場中飽受的傷害,而城中的西軍將士,也忘不掉故鄉的親人。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在數百年前的一句詩,道盡了金陵軍民們的哀愁。

故而,便是劉延慶也無心在這档口鬧騰,這辭舊迎新之際,他也想自己的三兒子了。劉光世有勇有謀,亦知道靈活變通,前途甚被他看好。可惜卻死在了梁山兵馬之手。每每想起,劉延慶都痛徹心扉。

而就是在這個档口,他收到了江北的急報,大批的軍需物資正被梁山軍集結於揚州。劉延慶立刻打起精神,此時正是西軍士氣低靡之際,他可不想被人一網成擒。

錯不是江北接下的情報來的即使,劉延慶都要使人去招呼劉夢龍了。那摩尼教軍自從打金陵敗退,長江沿線的潤州、常州就相繼失守,最慘的時候都被徹底的逼出了長江,退入進舟山群島了。

就是現下,摩尼教水軍也只能屯駐在昆山沿江江面,依靠著已經成型的崇明島周遭那復雜的地形水勢,勉強抵擋著宋軍水師。

江北處再度送來的情報顯示早前的急報似有誤會,那集結於揚州的軍需物資,並不是指揚州梁山軍就要渡江攻打江南,而是梁山軍與摩尼教的一筆交易。那賊軍青面獸,如今兀自還在益都呢。

劉延慶瞬間就松了一口氣。

打仗是要有主心骨的,梁山軍這點向來分明。那楊志多少年了,始終坐鎮揚州,若陸謙要對江南起意,怎可能兀自把楊志留在益都?

劉太尉由此放下了心來,可隨後城內出現的沒頭帖子數百張,卻把現任知江寧府事的蔡嶷嚇得魂飛膽散。

那城中的沒頭帖子盡是以梁山軍的口吻,吆喝著要渡江南下,打破金陵城。差官們不敢隱瞞,急忙呈上。蔡嶷看了,怎不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他可是再清楚不過現下宋軍的實力的。西軍的戰力已經墜入了底谷,也就是摩尼教更弱,這才顯得西軍仍舊能夠鎮場。但如何能比梁山軍?

後者若是打進江南,西軍危也。

蔡嶷看了沒頭告示,當即便親往劉延慶府上商議:“此事如何剖決?”這廝實是個怯懦之人,向劉延慶說道:“太尉容稟,那梁山軍實力甚強,揚州之敵雖僅是其一部,卻皆梁山之精銳。一遭發難,殺將過來,以官軍如今之態勢,兵少力疲,倘若將這亡命之徒引到來,朝廷救兵不叠,那時悔之晚矣!若論蔡某愚意,且催促兵馬沿江急備,一面寫表申奏朝廷,二乃遞書劉夢龍,叫其引兵回撤,好巡查江面,提備不虞。如此可保金陵無事,軍民不傷也。”

劉延慶聽了道:“蔡相公言之極當。卻是有所不知啊……”將楊志尚留在益都與南北軍器貿易事宜備說詳盡,叫蔡嶷聽了好不歡喜。“這般說來這沒頭帖子……”蔡嶷可是狀元出身,腦子聰明著呢。立刻就起了懷疑。劉延慶笑而不言。在他看來,這些沒頭帖子顯然就是摩尼教搞的鬼。當下蔡嶷也不將這些沒頭帖子當真了。

揚州城內,欒廷玉、武松、張順等探查到對岸宋軍毫無警惕後,個個開懷大笑。“宋軍死到臨頭,兀自不知。合該去死。”武松笑著說。

他憑的甚個坐上了副都督之位,武二郎心知肚明的很。這軍略之事,他是歷來不表意見,叫怎的打來,就怎的去打。

只是處在他這位置,去看著現下的宋軍模樣,著實太蠢了去。

“只願一切進展的順利……”下首任淮南行省兵馬右副總管的陳觀長子陳益如此道。

……

潤州,即後世的鎮江所在,也就是所謂的‘京口’。這兒是長江南岸的重鎮,北面正對揚州,所對應的就是那名傳千古的瓜洲古渡口了。

王安石的那艘《泊船瓜洲》,開篇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間。故而,大家都應該知道的。其由來始於三國,彼時孫權在北固山前峰築鐵甕城,號稱“京”,通稱京口。這就是它的歷史了。

宋軍在這裏布下了一千多人,水師一營,陸軍兩營,前者是宋軍恢復江寧後,擴充水師軍力,而擴建出的營頭之一。大小戰船十艘,另有小船、快船二三十艘。陸軍卻是正牌的西軍。

宋軍在此建堡壘一座,布置有子母跑、風火砲與多架床弩等,並在其他多處位置,布置有哨卡多處。

夜色茫茫,伸手不見五指。漆黑的天空中點點星光密布,卻不見月亮的影子。

其中一處哨卡上幾支火把,火光照應著一群面色陰沉的軍兵,中間一人兵頭打扮的年輕後生,望著不遠處的軍寨所在地,臉上浮現出蘊含著殺機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