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遼金

這即將過去的一年在南北諸國眼中,都至關重要。因為這一年的時間可以發生許多的事兒。

比如女真與陸齊更加強大了,比如說趙宋與契丹、西夏更是弱了。比如說那遼國的難民有鬧起義了。

大雪紛飛,一支三四千人遼軍艱難的行進在風雪之中。白雪將一切全都覆蓋,他們唯一能夠辨認方向的參照物,便是身側的這條河流。

寒冬早已經把小河凍實,怨軍行進的目的地,便是沿著這條小河前往更是寒冷的北方。

寒風如一柄柄小刀,割劃人的臉皮。郭藥師頭戴一頂皮帽,猶自不能保暖。非是能不時的抿上一口南國特產的燒刀子,叫他渾身發燙,縱然他是怨軍萬多兵馬的都統軍,兀自也要被凍的稀裏嘩啦不能自已。

就是這大風雪中的一遭行軍,他都不曉得要被凍傷凍壞多少軍士。這些人可都是怨軍精幹。

今歲五月,遼山前諸路大饑【指遼東,非燕山之南】,乾、顯(今遼寧北鎮)等路鬥粟直數縑,民食樹皮,至人相食。東路諸州,到處發生起義。漢人李高、張生聚眾十萬人起義,饑民皆入起義軍。李高在大定府【遼中京】與耶律馬五等戰敗犧牲。張生為遼奚王回離保戰敗,被擒處斬。

這次起義從發動到結束雖短暫,前後持續時間不過三個月,可給契丹人造成的震動卻是不小。這場動亂之後,北地的光景就已經進入到了冬季,那可是一片哀嘆。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遼金之間的談判已然進入了危險階段。

七月裏,遼使耶律奴哥等攜宋、夏、高麗書、詔、表、牒至金,金乃遣胡突袞至遼,言語說:“免取質子及上京、興中府所屬州縣,裁減歲幣之數,如能以兄事我,冊用漢儀,可以如約。”金遣遼使還遼,並言“言如不從,勿復遣使”。

這就叫天祚帝顏面上火辣辣的,尤其重要的是,一幹契丹高層人物紛紛覺得邊界不寧,這遼金之間短暫的和平似乎已經到了盡頭。

如是就開始調遣兵馬,在這大風雪中,兀自調遣兵馬。

那怨軍就是其中之一,且還是後勤保障最是無力的一支軍兵。如果沒有梁山軍的幫襯,郭藥師覺得今年冬季自己便是熬過去了,這怨軍也能消減去一半。

現下他們要奔去福州,也就是上京道的最東端的一座城池。彼處統軍楊詢卿、羅子韋二人欲要率人降金,只是那事情辦得不周密,被坐鎮錦州的耶律余睹探聽到,如是便調遣怨軍前去平亂。

如此差遣郭藥師心中是很不願意的,早前在嚴州時候他過的何等歡樂?那海中的浮冰一融開,大批的南國船只就滿載著糧食物資駛到覺華島,雙方勞力交易做的不要太愉快。而這福州算個鳥?

除了名字與南國的福州相似,這裏何嘗再有一點‘有福’的地方?

遠離海邊,民亂頻頻,又處在遼金交界……

與覺華島一比,那簡直就是百害而無有一利。

可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心中再是煩惱怨怒,兀自要聽著契丹人調遣。或許那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郭藥師現如今頭頂上帶著的權福州刺史的帽子吧。耶律余睹的意思很明確,滅了楊詢卿、羅子韋,福州刺史就是郭藥師的。

西北風緊一陣松一陣,不斷吹著,這時又狂烈起來。那雪沙由地面被風卷起,斜剌著裏撲打在人身上,只要把人掀下來。

不過也是郭藥師的幸運,那楊詢卿、羅子韋明顯沒有想到風雪天氣裏,郭藥師竟然就帶兵趕赴福州來了。

此刻的福州城內,正值火並。

那福州判官耶律彌勒在亂起之時毅然點燃了福州刺史府邸,楊羅二人已經徹底造反,那城內的兵馬十停中有七八停跟著楊羅兩個起了刀兵,剩余的人中十個裏也跑了五個,只有很少兵丁依舊忠誠於契丹。城中已然大勢已去,卻也有人癡心未死。便就站在庭院裏一塊大石頭上,高聲大喊道:“各位兄弟聽了,這裏的楊詢卿、羅子韋叛國投敵,沒了祖宗,他們要降了女真蠻人。咱們耶律判官守忠不辱,在刺史衙裏被逼自盡了。我們為公為私,都不能饒了這倆黑心的賊子。是有血性肝腸的,都不要散了,且隨我去殺了賊官。”這人喊叫了幾遍,有血性的十步,便有百十人提了槍刀,奔向他的身邊來。只是大勢已去,非一己之力可挽回的。

楊詢卿、羅子韋不僅是福州本地大族出身,更是常年在軍中任職,如是才一呼百應。七八成的州兵都隨從二人造反,如此兵勢,豈是這麽丁點人手可抵擋的?

等到郭藥師領兵抵到福州城下,離得還有老遠,便能聽到不對。看到城門大開,郭藥師先就揮動兵馬開進城中,到了街上,但見滿街的百姓,大哭小號,不分東南西北亂竄,但聽人說,城中兵馬火並,亂軍已經控制了東西北三面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