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城破了……

潼關城內萬馬齊喑。隨著同州被破的消息傳來,劉法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命孫昭遠引兵西撤。

後者以驍將姚慶引軍五千殿後,但可惜的是,這五千軍裏,真正的西軍僅只兩千許。

孫昭遠引余兵急速西返,那潼關城內的兵伍,豈還有士氣高昂的道理?他們都被留下做替死的肉盾了,兀誰還有心勁?

然姚慶著實是條好漢,當日就引著一隊西軍精銳出擊,帶回了五十顆河洛梁山軍遊兵的首級。你甭管他自身損失有多大,如此就也讓整個留守宋軍的士氣為之一振。

但是次日,梁山軍前鋒就抵到了麟趾塬下,小股的斥候窺視城防。姚慶率五千軍,分別布防於主城與麟趾塬,嚴陣以待。到第二日晌午時分,整個潼關城都顯得異常寧靜,各部人馬已經就戰鬥位,城頭,披甲背弓,手執刀槍的士卒林立,神色肅然地盯向城外。

姚慶一身戎裝,如往常一般,仍舊沒有戴上頭盔,只裹著一大紅包巾。鼻高眼大,豹頭燕頷。膀闊腰圓,手提一口合扇刀,神采自若,威風凜凜。引一隊人馬登上麟趾塬。就見這一片,由曾索負責,但見無論官兵,均堅守崗位,有條不紊,心裏暗自贊嘆,這曾三恨梁山軍徹骨,一口惡氣憋了好幾年,就等著這一天了。

天色陰暗得出奇,剛過晌午,卻如傍晚一樣。黑雲壓城,讓人無形之中就生出一股壓抑之感,胸口仿佛壓了一塊大石。

站在麟趾塬上向東眺望,不需要用眼去看,只憑耳朵聽,就能感覺得出對面之敵是怎樣聲勢。那擂鼓的聲響,如陣陣悶雷,漸行漸近,雖還不響亮,卻懾人心弦!

更有那黑壓壓的軍馬步騎,亦不知道來了多少萬人馬,放眼看去就是無邊無沿。那麟趾塬以東的山谷野地,已經都被之充塞。人頭攢動,密密麻麻。那馬嘶人吼之聲,連塬上都清晰可聞。姚慶就靜靜地看著梁山軍如泛濫的洪水一般蔓延到千步外,看著眼前,但凡有經驗的將領都應該明白,這絕不是一兩萬人的小打小鬧!

“梁山賊端的兵多將廣。”姚慶想到在綏德軍擊潰了“三十萬”西夏軍的‘二十萬’梁山軍,再看眼前的這些兵將,再有同州之軍,留守部隊和淮南之軍,梁山軍擴展之迅速直叫人咂舌。

姚慶擡頭看了一陣愈加昏暗的天色,輕笑道:“莫不是要下大雨,實天助我也。”

“將軍。那花和尚乃梁山大將,陸賊的左右臂膀,萬不可小視啊。便是老天襄助,降下大雨,也切不能輕敵大意。您看外頭這陣仗,賊軍定是下了決心的。而我軍……則軍心慌亂,士氣低迷,小將著實擔憂……”姚慶身側,曾索眉頭都擰成一團,不無憂慮地說道。

姚慶聽了這話,回頭盯他一眼,沉聲問道:“曾三,莫不是你要勸我逃跑?或者,投降?”

曾索聞言,勃然色變,忙道:“小將與陸賊國恨家仇,不共戴天!安敢有此念頭!”

姚慶自然不是瞎子,不然他不會將麟趾塬這等要地教給曾索去防禦。後者可才是一指揮使。

就他和曾索說話的工夫,不遠處的一座梁山軍營寨中已經豎起了一杆大旗,可不就是魯智深。這位梁山軍大將,竟然親臨第一線了。

不過想來也是應該。這梁山軍向來就不玩虛的,若是真要舍命廝殺,強攻硬打,這主將只管蒞臨前線,乃理所當然的。

他們也沒派人前來招降,這是懶得費口舌,直接手底下見真招!這般,就可見陸賊拿下關系的決心了。

“只要我們死死釘在潼關,梁山賊想破關?哼哼。”姚慶手撐著柵欄,面上閃過一抹冷笑。

他就不信關西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了,那環慶帥王似、秦鳳帥趙點,就真的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現下陜覀六路,真正竭盡全力的只有熙河路、涇原路、鄜延路和永興軍路。

熙河路是因為老帥劉法,鄜延路是因為老種經略相公,涇原路則是因為小種經略相公,而永興軍路本就是西軍的後勤基地,這裏是關西本地的主要錢糧軍需來源,它的重要性在於錢糧和軍需,而不是軍隊戰力。

真正的西軍,本是只環慶、涇原、秦鳳與鄜延四路,加上河湟開邊新開辟的熙河路,永興軍完全就是來湊數字的。

作為西軍將門姚氏的一份子,姚慶很清楚那裏是盡力了,而那裏又是留了一手。

姚慶在麟趾塬溜達了一圈,安定一下軍心,就掉頭回到了潼關城。剛登上城樓就看到對面有人正向城頭打著旗語。

中國自古就有旗語,而隨著旗語被陸謙更廣泛的應用之後,宋軍也跟著有樣兒學樣。

很快就有人來報道:“將軍,賊軍正趁暗色大起洞車!”一語驚滿堂!梁山軍竟然如此心急?今天剛到,連口氣也不喘,就要起洞車?他該不是想著三五天就破了潼關城,趕緊沖到關中好去建功立業吧?真作他娘的春秋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