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九紋龍夜襲破王進

銀州城與永樂城挨得甚近,這本就是宋軍恢復了米脂寨、永樂城後,又與西夏幾經交鋒,再向前進築的一軍寨。可終究因為朝廷黨爭,宋軍又向後退了一步!

這般就被丟掉了老銀州【米脂寨】的黨項人拿來做了新銀州的州城。此地為出入橫山之要沖,又位據明堂川、無定河之交匯處,雖然老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其西北又阻天塹,實不如永樂寨之形勢險厄。然從地理地勢上言,仍舊甚是重要。這也是進出橫山的一個山口。

城內糧草、器械、物資等一應俱全,雖西夏軍在棄城前縱火燒掉了一部分的糧草物資,但只說那剩余的,依舊豐厚。

折可大手段強硬,將戰後城內殘存的黨項男丁盡數殺了,余下的婦孺也盡數驅逐。那財產物資自然也不會叫他們帶走,銀州城中只留下漢民漢奴。

“五戶一甲,十戶一保,五保一屯,兩屯一隊,五隊一營。那些輕傷的兵將,全都分派下去,擔任屯、隊、營三級官長,百姓以屯為代為分區劃塊居住,甲長、保長由百姓中自推。

所有糧食一律歸倉,所有物資一律歸庫。

城中百姓,孩童每日半斤糧,弱婦每日十兩糧,健婦每日一斤糧,弱男每日十二兩糧,健男每日一斤四兩糧,食鹽配足,炭火柴薪配足。無有軍令,百姓兵勇皆不得擅自拆房。

每屯設公廁兩所,男女各一。所有人入廁方便,不得溺便與外,違者罰清掃公廁一月,五日內食糧扣半。

……

……”

人折可大也是做過多年府州知州的人,且出身將門世家,怎會不知道要如何守城?安排的是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陸大王以他守銀州,折彥質守永樂城,這是信得過他們折家啊。如何還敢不盡力?

而此時的延安府城,卻說王進回到家中就連忙整頓鞍馬兵器,而後引著親兵就到安東門應道。那城內各將官次第皆到,行伍整肅,等候總監李回啟行。不逾時,李回就擺列起儀仗執事,許多內官牙將相隨著,傳呼而至。各軍官向前行禮,放炮起馬,旌旗金鼓,絡繹不絕。

那出城不過十裏,就有流星探馬飛報說:“梁山軍棄了營寨,不知去向。”王進為前軍統制,聽了便傳令火速趲行。

行到了臨灃寨,王進止住兵馬,不敢再追。

後方,行軍總管鄜坊使張深安營升帳,對諸將說道:“軍報緊急,然兵勢事大,不可不慎之;那西賊人馬已經抵到了銀州,又分兵一支從橫山山道進抵永樂城,統軍之人,在座諸位當不陌生。”西夏的晉王李察哥麽,熟悉的很。

“你等也休要心生不快,此乃朝廷的意思,劉相公也是無奈何。且就忍著是了。一切以剿滅梁山軍為大。”那陸謙竟然親自引兵過來,想到能陣戰陸謙的可能性,李回就心跳如打鼓。

“那銀州的廝殺便就隨西賊去,我等之任務只是收取金明、新占、清化、永平四寨即可。此些所在乃延安之屏障也,不可有失。”稍後再坐山觀虎鬥。

帳下一幹軍將紛紛領命。

當下張深再點起四撥人馬,各領五千兵,奮力向前。“有功者升賞,失機者罪。勿要大意。”

那王進就被派在清化寨,是第一要緊去處。就立在綏德軍與延安城的官道上。王進領了將令,便急忙統兵前往清化寨。

此時正是青黃不接之際,但再是青黃不接,亦不可能沿途的村寨盡數無有一個人吧?

王進這心中就打鼓。待次日抵到清化寨,那梁山軍又是老遠便溜圈。可是好好地一個軍寨也被他們給禍禍成一片廢墟。

四野蕭條,人民逃散。王進五千人馬抵到這裏,愣是尋不到一個當地人。

不須去想也知道,這百姓定是被梁山軍給卷走了。

當下吩咐兵將不可禍禍了莊稼,便離開軍寨舊址,擇地形下了寨柵,喚呼麾下軍將多家提防,又叫人引一營兵立於前邊小山之上,以為犄角之勢。曉夜不寐,不在話下。

如此來兩三日後,不見梁山軍出沒。將消息傳去張深,後者回饋亦道是各處皆是這般。

直到一晚風雨大作,天色漆黑。王進心中忐忑,吩咐諸將道:“這般風雨,更要嚴備!”同時自己親引一隊兵馬巡哨。

但依舊安穩無絲毫敵蹤,兩日後雨水消停,只剩下大風不止,營中兵將多有疲憊,便是王進也自覺是過於緊張了。以為那梁山軍已經轉去與西賊廝殺了。

如是又過去了三日,他們從延安城出來已然有了十日。宋軍上下盡數松懈了來。

這日夜間,王進正在帳中安睡,忽的聽聞帳外一片嘩然,忙起身去看,只見營寨裏火光沖天,喊聲震地。原來梁山軍多日裏引而不發,並非真的安然無害,只是見到宋軍防備森嚴,不好下手。近來看到宋軍松懈,方乘著這夜風昏黑,發作起來。那時遷所部是立下了大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