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死亡之路

南京城北面遼闊的大地上,此刻從空中鳥瞰,就可發現,一處火光熊熊之地的後側,兩部步兵陣列已經嚴陣以待——劉唐、秦明。

而在三處步兵陣列之間的就是耶律余睹帶領的契丹騎兵了。

後者正在全速疾馳,方向很明確,就是西北。

那裏有座城池叫昌平,而距離昌平不遠就是居庸關。過了居庸關再向北,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塞外了。

耶律余睹不想死,也不想把手中的幾千騎兵全都葬送。現下他唯一的生路就是向昌平。因為東北的順州,現在一點都不安全。

劉唐、秦明的步陣半點作用都沒有,堤壩只在洪流經過的時刻才有作用,如何洪水泛濫四溢,堤壩也只是一堵大墻而已。

他們並不會移動不是?

當然,步陣也不是半點移動速度都沒有的,可是他們的速度比之騎兵來,那就是蝸牛和兔子。索性劉唐秦明二人的任務也不是阻擋契丹騎兵,而只是把契丹騎兵逼入某預定軌道。而後姚政帶領的一千梁山鐵騎就會如一輛火車樣兒,轟隆隆的懟過來,給契丹人一慘痛教訓。

耶律余睹若是忍不住要報復,那麽,他們熱烈歡迎。劉唐、秦明的任務就是接應姚政,甚至還有李應。而只要時間一耽擱,花榮就可以帶領梁山軍的主力騎兵來給他們致命一擊。

而耶律余睹若是繼續忍了,姚政部就會在接下的時間裏,如跗骨之蛆一樣吊著他們不放。從北京城到昌平,足足有七十余裏,到居庸關則有百十裏。這個時間足夠花榮追擊的。

雖然居庸關是南京城的屏障之一,但這卻並不意味著這裏有多少兵馬在守衛。花榮帶領騎兵主力只要能在關內追上耶律余睹,那就可以來一場紅果果的騎兵大對決。

南京城的東北部,六千騎兵在狂飆突進中,人配雙馬,一面面緋紅的戰旗迎風飄揚。這是梁山軍的騎兵,都不用再去觀看,就能分別得出彼此的身份。

遠方的天空上冒起了大片的黑煙,這是李應在發出信號。花榮眼睛裏滿滿的精光,不想在保州城下大破遼軍之後,他竟然還能有眼下的良機再破契丹鐵騎,這真是叫人妒忌啊。

別的不說,老將呼延灼的眼睛裏,火辣到極致的目光就足以說明一切。

萬馬奔騰,聲震雲霄。馬蹄飛濺中升騰的塵煙,遮天撩日。

黑壓壓的騎兵群一路疾奔,就直沖著煙柱升騰處沖去。時間一點點過去,火辣的太陽曬得綠葉兒低頭。

隱藏在一片村落背後的姚政受到了探馬急報。

“報――”一騎飛馬疾速來到姚政跟前,“稟將軍,正南方位發現遼軍騎兵,間距十五裏。”

也就是說,他們所要等候的目標來到了。

“告訴全軍,整兵備戰——”

姚政眼睛裏也閃著精光,可這不是為別的,只為許貫忠的能耐。對這遼國的地理也知之甚詳,更料準了契丹人知曉不妙後,不會掉頭奔回南京城,而是會一路向西北奔去。叫劉唐秦明布置在彼處,叫自己引兵停留在此處,那遼軍就果然被逼的自己送死來了。

望著手下一帶馬頭飛馳而去的身影,姚政心中對許貫忠好不敬佩。

十五裏的道路,對於打馬飛奔的契丹騎兵並不遙遠,他們可也是人配雙馬。兩刻鐘都還不到,奔雷一樣的馬蹄聲就傳進了姚政的耳中。

耶律余睹一頭紮進了溝裏頭,可他此刻還沒意識到不對。從南京城北去昌平就只那一條大路,而田野之地早有播種,時至四月,那兒可不是良途。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其他道路可供大隊的旗騎兵通到昌平。扣除那些並不適合大批的馬軍行進的小道,如此道路也有不少。梁山軍教其直奔大道上來,如此就叫劉唐、秦明二軍切斷了其一、其二,又隔絕了四五六,他自然就選擇其三。

如此,耶律余睹想不到自己會被伏擊,他也看不到左前方不到一裏開外的村莊後頭,會有一千排列整齊的梁山鐵騎。

一千騎兵分成了十隊,不留半點後手,全軍出擊!

“殺啊!”

“殺啊!”

呼殺聲瞬間響徹四野。

“怎麽回事?”一心逃命的耶律余睹大驚,他這一路向西北逃竄都成為執念了。結果,自己在毫無征兆時候猛聽到漢人的喊殺聲,還有奔雷一樣的馬蹄聲,如何不叫耶律余睹大驚失色?

但是,時間已不允許他好好思量研究一番了。陽光下,奔雷一樣疾馳的敵人正在沖來,他們的位置十分有利,如同一支支利刃,插向契丹騎兵毫無防備的側翼。

如此短的距離,契丹騎兵不可能大部隊轉向,也不能分流出多少騎兵去抵擋,他們注定要受到一記重拳。這就是騎兵,當側翼暴漏的時候,他們比步兵更是脆弱。

“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