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精神勝利法

趙州城下,還是忠勇軍當頭。王彥指揮著幾千兵馬,擡著長梯、木排,嗷嗷叫著向趙州——的外圍寨壘沖去,彼處距離漳河支流寢水雖近,卻也間隔一二十裏【馬鋪鎮】。無論是州城還是城外的壁壘都沒臨近江河,故而雖有城壕溝壕卻是狹窄。

州城下的城壕也僅丈五寬窄。區區一道木板就能一躍而過。外圍的寨壘處,有的都只是一條、兩條溝壕,有溝而無水。

趙州城頭如臨大敵。這些河北新兵又不是數十年廝殺不絕的西軍,一個個缺乏作訓,又久疏戰陣,看著梁山軍沖來如何不怕?

內裏不少人至今都不知曉忠勇軍與梁山軍的區別是甚。

可結果卻跌破人雙眼,這次進攻就是典型的雷聲大雨點小。當受到攻擊的守軍營寨內,一陣陣弓弩弦聲震動,一蓬蓬箭雨弩矢,暴雨般向著進攻部隊打下去,前者立刻就頭也不回地向後撤退。這一仗到底怎麽回事,恐怕除了陸謙之外,沒誰弄得明白。

他明明看著宋軍營寨雲氣稀薄的很,童貫把這些士卒布置在城外,明顯就是叫他們做炮灰的,士氣如何還會高漲?

如此士氣低落,就像在磁州、洺州時候遇到的宋軍樣,他就想看,這一遭沖擊,城外的守軍是否會望風而逃。更何況內裏還有三個內應,但進攻結果卻遠沒有像他所想那般。

既然如此,也不用舍著人命去填。忠勇軍只是來打一次佯攻,見勢不妙,自是轉頭就走。

“王彥攻城被一陣好射,倒是出乎意料!可見那趙州城內守軍還是有點士氣的。我軍現下後勤船隊未到,器械不整,難行強攻。且靜待時日。”陸謙很痛快的下了軍令,而後對樂和道:“且把蕭讓叫來軍前。”後者聽了領命而去。

如此兩日,梁山軍只叫人喊招降,再以箭杆裹信,趁夜射入城寨去。這般就等到了一支船隊由南行來,一輛輛四輪平板大車載運著一根根手臂粗細又長短不一的木材,從馬鋪鎮來到軍前。此刻梁山軍已經在趙州城下修築了多處軍寨,旌旗飄舞,墻壘森嚴,叫趙州守軍根本觀察不到內中都儲備了多少軍兵。

只能看到一輛輛四輪廂車來回奔走,其上車壁遮擋,誰也說不出運載了多少軍兵。

陸謙正在大力制造四輪馬車,因為齊魯境內的官道已經逐漸貫通,便是那直道都從滄州修到了棣州來,未來它更會逐漸普遍的出現在中土大地上。作為古代版的高速國道,直道不僅有巨大的經濟利益,更有著非同一般的政治意義。

它與官道,與內河水道,與海路,會並成為日後陸氏帝國的輸血大動脈之一。

趙州城方圓三十裏內盡被梁山軍封鎖,那城中守軍半點不知情。直到一顆顆圓滾滾的燃燒彈夾在砲石當中,在黑夜中雨點樣落在他們頭上,趙州守軍方才知曉,梁山軍的破城神器已然來到。

忽如其來的打擊配合著梁山軍早有準備的數千精銳甲士的沖擊,毫無意外,那趙州城外宋軍林立的七處營寨,被一舉拔掉了四座。

剩下三座宋軍也在黑夜中瑟瑟發抖,不等梁山軍殺來,就自己先崩潰了掉。一窩潰兵與其他四座營寨的敗軍攪合在一塊,一起湧到趙州城下。就像那城頭的守軍有膽在黑夜裏給他們開門一樣!那最後的結果只有乖乖變作梁山軍的戰俘。

趙州城內,童貫是勃然大怒,對提議在城外設立軍寨,以拱衛城池的趙良嗣,好一通大罵。

一夜之間七座軍寨被破,七千多軍兵覆沒,叫童貫手中兵力三停去掉了一停。如此損失自然能叫童道夫怒不可遏。

他能接受七座軍寨的失敗,把人布置在城外,這本就是叫人送死。誰都知曉梁山軍有梁山砲,威力巨大,城外之軍寨是斷難抵擋。這一措施本質上就是拿人命去填堵梁山軍的屠刀,是拿人命在呆滯梁山軍的進度。

可結果是,梁山軍這般不費吹灰之力,將他辛辛苦苦的布置一夜間就化為了烏有,把他三分之一的兵力給幹凈利索的吞吃掉,那就叫童貫也沉不住氣了。

梁山軍大帳中,三名宋將跪在陸謙面前,人人低頭,不敢有半分動作。

兩列站著幾名親軍護衛,披甲挎刀,個個站著筆挺,甲衣上帶著幽暗的光,自有著凜然威嚴。為首一將,目光如閃電,叫三人頭都不敢擡起。只覺得自己稍有逾越,下一刻就會被人敲碎腦殼。

“你們三個叫本王如何評說?”

與趙良嗣勾搭,也就是與梁山軍勾搭,這是背叛童貫的行為。卻又不願意徹底出賣童貫,不然這趙州城,陸謙反掌之間就能拿下。

這三人就是城外七座營寨的長官之三,陸謙特意留著他們三處營壘不去打,這可不是他在‘看好’他們,而是在宣示自己的怒火和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