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關羽戰秦瓊,張飛殺嶽飛

說實話,陸謙心中對近代騎兵的感覺頗有復雜的。前世早時,網絡上到處都是吹捧近代騎兵的帖子,而且有憑有據麽,比如八裏橋那一戰。先天上就叫陸謙心中好不反感。

畢竟,中國歷史上就沒什麽所謂的近代騎兵麽。反倒是傳統古典騎兵的輝煌叫人神往。更不要說那些帖子中,明面上是鄙視中國的騎兵,實則以點帶面,鄙視的是整個中國。言辭中雖含而不漏——不能太明顯,卻每每叫人感覺到一種‘獨特’的優越感。

陸謙被惡心壞了,以至於早年他對近代騎兵是十分的不感冒。可惜,他就是一個小白,便是想要反駁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說。

還好時間叫他明白了一個真理——網絡上並非都是真實的。

五毛有的,美分有的,崇洋媚外有的,大中華也是有的。當然也少不了蟎遺和皇漢……

網絡是一個復雜的地方,不要相信自己聽到的,也不要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甚至不能相信所謂的視頻真像。要看的是你這顆心!

時間叫陸謙擺脫了年輕時候的幼稚,學會了更理智的看待問題,知道了什麽是網絡上的荒誕。

關羽戰秦瓊,張飛殺嶽飛,如此之比較本來就是可笑無稽的。而網絡上的那些歷史軍事帖子,又有多少本質上便是建立在這種“可笑”之上的?真要把這種帖子當真理,那就是你自己可笑了。

是以,如今的陸謙毫不猶豫的將手下的親衛精騎向著近代騎兵轉變去。所取的就是近代騎兵那超強的正面沖擊力。

無論再鄙夷近代騎兵的人,都不能否認掉後者強大的正面沖擊力。你可以說近代騎兵的戰略地位低下,整個兵種的存在已經只剩下了戰術作用。說他們絕大多數的勝利都建立在大量步兵、炮兵配合作戰的大前提下。在取得了強大的正面沖擊力的同時,也已經丟掉了單獨作戰的獨立性,把騎兵這一兵種的軍事價值降到了歷史新低。

但只一個強大的正面沖擊力,那邊已經叫它閃耀在歷史長河中。因為沖擊力本身就是衡量騎兵戰鬥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解元如倦鳥投林,奔入了前方的西軍騎兵隊中。領兵的是他的同僚,同位於選鋒軍營指揮使的王德。

後者見狀忙叫人送解元回去救治。喝道:“解指揮且安心回去。看俺給你報仇。”王夜叉瞧著對面梁山軍騎兵排列出的陣型,笑的好不開心。自己運氣端的是好,竟然碰到了一呆驢。

欒君實挺起手中的長槍,身後一面營旗在“呼呼~”的作響,看著對面疏松的陣列,眉頭皺了下,下令道:“拉大距離,前後排三十丈。”

演練場上,眼下的一幕他是見識過的。百十騎的小股廝殺,沒什麽後備隊、預備軍,那是一波沖擊。敵人若只正面廝殺,那必然會被他們一擊而破。可敵軍若是分出一支從側面襲殺,陸大王傳下的這套‘墻式沖鋒’就有的麻煩了。

而眼下的戰場,地勢平坦開闊,有大把的回旋余地。彼此兵力都稀少,敵軍的陣列更見稀疏,潛意思的,欒君實便想到了當初演習場上的一幕。雖然那付出了血的代價,卻叫人切切實實的鑒證了墻式騎兵的厲害。

墻式沖鋒可以說是毫無阻礙的打破了對沖的騎兵,就仿佛是西瓜與石頭的碰撞,一次對沖後對面的四五十騎,還能坐在馬背上的只二十人不到,如此身上鎧甲也是白痕斑斑。

演練場上,自然不可能真刀真槍的對戰。那騎槍馬刀都是木頭的,且槍頭刀刃還皆包裹棉套,其上沾染生石灰,一大一個印記。

雖然即是如此這一次演練還有不少人斷胳膊斷腿,甚至有兩個人摔斷了脖子,一個好運的被救了回來,另一個很快就斷了氣。再算上那個被馬蹄踩踏了胸膛而死的士卒,那一次騎兵演練足足付出了兩個人的生命。

可也是這次演練,叫梁山軍上下對於墻式騎兵的訓練再無怨言。雖說那一戰裏,墻式騎兵也沒戰太大的光。

他們的對手以一半兵力在正面牽制,另一邊兵力兜擊側翼。在彼此戰馬品質相當,也即是速度相當之下,剛剛壓碎了當面之敵的墻式騎兵,根本擺脫不了那來自背後的攻擊。

如是一場廝殺,落得的下場是兩敗俱傷。當金鐘敲響,馬背上的墻式騎兵還剩三十七人,他們的對手也剩有三十三人。

眼前的西軍騎兵隊列就叫欒君實想到了那一戰。如何破解之,拉長間距也。

“滴滴滴滴滴滴嗒滴……”不同於步兵的口哨,騎兵部隊用的是小號。雖然中國古典樂器中確實沒有小號,但這東西也本就不算是樂器,它就是一個發聲器,可沒有小號的柱塞鍵。更像是中國古代的牛角。

號聲再度響起,不需任何戰前動員,梁山軍上下齊齊催動了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