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逆臣逆臣,背國小人

八月十五,月上中秋。

這是一個華夏文明中來歷十分悠久的節日,對於全天下的中土百姓而言,這都是一個萬分值得紀念的日子。

畢竟,中秋夜,團圓夜麽。

雖然今日之人已經很難考證出中秋節的來龍去脈,只知道這個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陸謙不是多愁善感的詩人,不會借景抒懷,借情抒懷。他甚至連月餅在北宋時候還都未曾流傳開來都不曉得。但這並不耽擱他在中秋之夜,‘幹’出兩件震動齊魯,甚至是震動天下的大事來。

第一,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出現在了大都督府,確切的說是趙明誠本人出現在了陸謙的中秋賞月宴席上。這可真是見了鬼了。

要知道,這位爺可是前宰相的公子。按道理,那當是老趙家標準的擁躉,可現在竟然同梁山泊這窩反賊同流合汙了?大家能體會到這種震撼力吧。

正史上的趙明誠,在黴運結束後,二度出仕,起點便是萊州知府。因為奔母喪而南下,轉而就做了江寧知府——南京市長。而彼時他的年紀還不到四十歲。在老趙家的恩譽老臣的籠絡制度下,趙明誠的政治隱形資本就是這般的浩大。

所以,當趙明誠成為了陸謙的貴客,並且在筵席上與陸謙唱了一次雙簧,如此就任宣政司之新聞署少監,可謂是驚呆了無數‘來賓’。

這些人有青州本地聲譽頗佳的士紳大戶,也有張叔夜、韓存保、徐京、權邦彥、陳文昭等。

看著趙明誠這位前宰臣公子,堂而皇之的成為了陸謙下屬的官員,眼睛裏閃爍的全是荒唐。這真是比活見鬼還要叫他們震驚。

你能想到安倍彎人的兒子叫嚷著要加入兔子國籍,叫嚷著自己最熱愛小白兔嗎?

對於他們而言,這是顛覆性的一幕。

而這種顛覆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趙明誠’風波所掀起來的震撼,那儼然就會是士林士大夫中的一股泥石流。給文人士大夫,給士紳百姓,都能帶來巨大的沖擊波。

陸謙很欣賞這麽個人的。有身份來歷,有文化素養,又有一副軟骨頭,那簡直就是完美至極的詮釋了何為傀儡。

至於李清照,則在後宅受到了潘、程二女的熱情款待,同時在場的還有林娘子、徐娘子這麽一票梁山泊頭領們的內眷,當然,扈三娘也在這當中。只是她注定是要受打擊的,生性喜愛舞刀弄槍的她與這內中的氣氛十分不搭。

第二,便是宋江投靠梁山。

雖然宋江只是一個鄆城小吏,根本不被士紳文人們看重;其江湖上的名頭對於很多文人士大夫來說,也是可笑。就本身的能量及影響力來講,宋江根本就是小蝦米。但是宋江的投降之余卻直接帶來了一座棣州,更為梁山泊帶來了一場大勝,這就叫無數心向東京的士紳文人破口大罵了。

要知道,棣州位於京東黃河故道北岸,本身的地理位置並不重要,人文財富也不出眾。若說意義,那就只能是說它的存在,可為青州、淄州之屏障,為梁山泊帶來了一塊防禦+1的盾牌。可是同期的那一場攻防戰,意義就不同了。

那代表著滄州官軍的全面敗北,代表著河北禁軍的不堪一戰。畢竟棣州城裏只有千把叛軍,救援棣州的梁山軍也只有一千騎兵,可就這兩千步騎便殺得兩萬滄州軍滿頭是包。

是的,兩萬滄州軍。

滄州府傾力而出,人家三萬駐軍呢,怎可能只出動萬把人。

如此消息公布來,這場中秋賞月宴便徹底的熱鬧來了。

以至於,宴席作罷,陸謙賞賜金銀錢給在座之人,那些士紳富戶們就都自覺的這金銀幣造的精細,而無人想的太多。卻不知道,這金銀幣的面相對日後的中土又有著多麽深遠的影響。

首先,這錢耗就是沒了。

這個時空的中國白銀諸多,已經普遍成為了流通貨幣。以至於交稅的時候,也多有百姓巨室以白銀繳納。這稅銀是零碎不成形狀的,從縣衙上交到州衙,那不可能用大把的碎銀子去對付,就只能溶銀,如此自然就有了銀耗。

於正史上,這是張居正‘一條鞭法’之後,才大行其道的新名詞。一條鞭法規定,賦稅一律征銀上交國庫,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上交的銀錠就有了火耗。征稅時加征的“火耗”實際上遠大於真正的“火耗”,那差額就歸官員了。滿清入主中原後,繼承了這一衣缽,且發揚光大。“火耗”不斷加重:一般州縣的火耗,每兩達二三錢,甚至四五錢。而偏僻的州縣賦稅少,火耗數倍於正賦。要不然怎麽會有“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這麽一說呢。

眼下時空的錢耗倒不如正史厲害,因為百姓繳納的稅賦裏一部分是實物稅,且銅子也是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