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拜見大王

“小人李梁,拜見大王。”

黃縣縣衙,陸謙看著跪服在腳下的知縣,眼睛裏閃現出了好奇的光芒。這還是他興兵以來第一個主動歸附的知縣老爺。老趙家正牌出產的進士啊。

就算是那淄州的孟唐等人,一個個也寧死不降。那濟州府的程萬裏據楊志稟報都逃到揚州了,老婆孩子全都丟了,也沒見他有一絲兒想要與梁山泊‘和緩’的念頭。

這知縣卻是頭一人。

“你這官兒名聲並不壞,便是被我梁山泊抓了也無性命之憂。何以這般輕易的便來投降?”陸謙問道。

他眼中可沒看到李梁頭頂氣柱裏有半絲兒紅色,雖然那氣柱一樣淡的如同空氣,似乎只有一絲絲的白色,但真的沒有紅色啊。

這便更叫他納悶起來。那宗澤的頭頂至今還有著一線兒紅呢,這廝恁地乖巧?

李梁恭恭敬敬的拜道:“好叫大王知曉。小人早就惱了東京。那趙天子輕佻無度,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致使奸黨佞臣充斥朝野,貪官汙吏橫行天下,其尤崇飾遊觀,困竭民力。怠棄國政,日行無稽。實非人君之像。此僚惟系天下窮困,黎民受苦之根源也。”

“大王起於微末,深知百姓黎民之困苦,仁愛過人,天下無人不知曉。此番起兵正是有道伐無道,順天應理,吊民伐罪,解民於倒懸……”

陸謙的面頰抽動起來,這李梁不愧是進士出身,真是有著一張好嘴。好一番長篇大論,到了最後他為何要投效梁山泊的原因竟然就變得順應天理,順理成章了。

可是他對這廝依舊有些不放心。雖然他現在對梁山泊是沒有敵意,但這忠誠度也太低了。聽聽他先前話中的那個詞——仁愛過人,而不是仁義過人。這能不能就說明一個事情,就是他對梁山泊此前的行為沒什麽認同點?

“當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天下黎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而不可得者,如滿天星辰,多不可數……”場面話陸謙現在也能說幾句的,先順著李梁的話給老趙家扣上一定‘無道’的帽子,而後接納李梁的投誠便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是如何安頓這李梁,卻是一個叫人頭疼的事兒。

首先作為一個‘榜樣’,李梁童鞋是值得大力宣揚的,是要被高高的樹立起來的。

這可是第一個人才被俘虜就高叫著歸順梁山泊的官兒。

但是這鳥人的忠誠度似乎過於低了些。要說黑旋風的忠誠度是絕對的一百,這廝就可能連十都不到。陸謙甚至都懷疑他現下對梁山泊的‘無敵意’,那只是因為他本人的小命就吊在梁山泊的手心裏,是以才不敢造次的?

陸謙從來沒想過入夥的人,每一個都百分之百的對他報以忠誠。

那忠誠度是可以一點點提升的,就比如盧俊義的那些族人,就比如盧家的那些管事,還有飛天虎扈成,以及宗澤。同樣它也能一點點的變低。

要安置李梁,需要一個看起來光彩奪目,可實際上有沒太大權利的位置。

但陸謙腦子裏翻轉了一周也想不出合適的,就先叫他在身邊做個參軍。日後一切順利,開府建牙後就再於他一個好官職。

只是李梁的歸順消息這般傳播過去,那影響力還是很巨大的。首當其沖的便是當地被清洗過後余留的差役、衙吏,至少有三十人願意投效梁山泊,幾乎占據了殘存人數的九成了。要知道東平府城力也才五十來人,那可是府城。而黃縣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至於那些剩下的白役、幫閑,願意投效的人就更多了。

這讓陸謙第一次見到了‘官員’的號召力。也叫梁山泊以極快的速度便在黃縣建立了秩序。都直接省略過了軍管這一程序。

這時候鬼臉兒杜興從登州傳來消息,卻是說到了阮家兄弟火燒登州港一事,再有就是宋江帶著兩千來人回到了登州城。

算上先前他已經送到登州的兵馬,宋江這黑廝果真是賣力。剛回到登州便得了馬政誇獎。

此時那及時雨正在登州柴氏府上做客,本地柴家主人乃是柴進的叔輩。正與宋江說話間,有都管執著一道文書前來,卻是馬政剛剛傳發下來的。

那柴員外將這文書上文字看過,不免冷笑一聲,把文書交於宋江去瞧。自己卻坐下端起茶盞來吃了兩口。宋江看了文書上內容後亦是苦笑。適才那一聲冷笑的意味,還如何不省得?

“官府貪得無厭,卻是讓人預料不得。提轄可有良策教我?”這登州府今日要捐餉,明日要助糧,著實叫人頭疼啊。何況作為柴家分支,老員外與梁山泊又非半點聯系沒有。這登州城裏的富戶便是闔城遭難,梁山泊的刀子也落不到他的頭上。那真是一個銅錢、一粒糧食都不想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