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二破大名府

再看那大名府城。梁山泊兵馬還未渡黃河,彼處已經人心惶惶。

連日裏,不知道多少富貴人家逃避他處,便是那尋常市井百姓也紛紛逃難。原因在於大名府近來連日裏檢點城中青壯,顯然是要在梁山泊人馬犯境時候,上城墻防守的。那尋常百姓怎的肯願意為官府賣命?又不是與梁山泊有解不開的國恨家仇?人家上回攻陷大名府,可從沒禍害市民。市井店鋪亦紛紛關門歇業,往來走生意的買賣人也迅速拍屁股走人。整個大名府城仿佛末日來臨一般,竟然陡然蕭條了下。

待到那梁山泊兵馬渡過黃河,奪取孟州城的消息傳到時候,梁世傑都已經坐臥難安。就算是受到了一封童貫遞來的文書,上面滿是誇獎言語,也不能叫梁世傑有那半點的笑意。反而生出了無限的煩惱。

“這童貫老狗好生可惡。生生把本官架到那火堆上炙烤。”

卻是童貫來書言語感謝於他,吸引走了梁山泊賊子的注意力,要他再接再厲,為京師匯聚兵馬爭取更多的時間。還說他已經於皇帝面前稟明了北京留守司之功,望梁世傑再接再厲。

明目張膽的用梁世傑做替死鬼,活生生的將他架到了火堆上做燒烤。叫梁世傑怎能不怒?

往日裏都是他這般整治別人,強要他人這般這般,現在卻是惡人自有惡人磨,輪到他梁世傑來為別人火中取栗了。

梁世傑自然不願意。他甚至都想到了將盧俊義暗中給放出去,再把李固拿下,送給梁山泊砍殺了去,反正他也不喜李固這般的背主之人。

可現在這般,他是被趕鴨子上架,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了。萬幸他手中又多出了一老張開。

上次大戰他帳下折損了李成,現在有了張開,倒是補充了上來。雖然這張開遠沒有李成乖覺,但看在他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的份兒上,梁世傑便也不與他計較了。只是那盧俊義,他依舊不殺。

三日後,陸謙大軍再次兵臨大名府城下。那城外的飛虎峪等要地盡數被棄。

大名府內無數青壯被聚集到城墻上,配合著城內三萬官軍,似乎實力也不弱的。這大名府作為北宋的四京之一,可是天下有名的大城。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欽定大名府為北京。當時在宰相呂夷簡主持下,對故城改修外城,增建宮城,置百官,使宮殿規模宏大猶如都城,成為保衛京都汴梁的北部天然屏障。

如果沒有內應,要奪取這麽一座堅城,只靠強攻猛打,是何等艱難。

兵馬具已經殺到了城下,陸謙放解開了最後的謎底。“此戰大名府,雖大軍兵臨城下,可奪取城池只關鍵不在我軍,而在那大名府城中。”

城北正中的永濟關上,一披掛嚴整的宋軍軍官正愣神的看著城外。此人姓羅名安,現任北京留守司統制官。這是一個新上位的武官,上回大名府城破時分,他只是一小小的指揮使。但因為舍得使錢,短短三個月裏便升任了統制官,可以說是青雲直上啊。

羅安從來不後悔與梁山軍勾搭上。當日他都已經被擒,錯非願意留下了把柄,他之性命都已經沒了。且有了梁山泊的支持,上萬貫的錢財奉上中書面前,他從軍中尋常的指揮使火箭樣兒被提到了統制官。那可是平常年景裏,羅安此生最大最高的追求了。

而有付出就有回報。自己當初付出了‘忠誠’,梁山泊對他的回報就是青雲直上;現在梁山泊也需要他的回報了,領命在永濟關處鎮守的羅安就只能‘奉命’行事。

他唯一懊惱的就是,自己這統制官的榮光享受的太短暫了,前後只才一個月光景。而更擔憂的是,梁山泊前途不妙啊。

都現下這個份上了,不該是持勇精進,直插東京城下,叫趙氏威嚴喪盡,江山不寧麽?如何要因為一個小小盧俊義而大軍指向北京大名府來?

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是再明顯不過的因小失大了。那梁山泊的陸謙往日裏多般的英明神武,怎現下就迷了心竅?

可不管怎麽說,那梁山泊傳來的命令,他是必須執行的。梁山控制人的手段太惡心了。竟然叫他抄寫了一段趙二燭光斧影殺趙大,再欺壓新寡嫂嫂的小黃文,還寫了一段趙二‘斬草除根’的狠辣。這些東西是能見世人的嗎?就算心裏有猜測,也不能說出來啊。

只憑著他羅安的簽字畫押,近日裏他就算反正回歸朝廷,大大的算計一把梁山泊,來日裏也必然會被朝廷除之而後快。

羅安非是癡兒,多年混跡軍伍,什麽事兒心裏不明白?所以,自一門心思的為梁山泊效力了。只願將來能得個好。

心事重重的羅安收回了打量城外的目光,眼睛看了幾步外一名軍士一眼,這人的真實姓名他還不知道,只知道那來歷是何方。操著一口河東口音,卻是兩日前被人引到了永濟關。言明是今夜裏廝殺中的武力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