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晁保正毀家紓難,宋公明忠義兩難

宋江面色上半點不留痕跡的走出縣衙,不曾去閻婆惜處歇息,而是拐到了他於縣城的宅院裏,那鐵扇子宋清、石勇和燕順之流,皆在此住處,宋江便就放下偽裝來,露出一副愁眉苦臉。

宋清等人見了忙問因由,宋江把話道來,做結道:“時相公好不貪心,非但要剿滅了晁天王,奪取一大功勞;更要索得那雪鹽砂糖的方子,賺得一筆財富。枉我還以為他是一清官,果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他宋江交往廣達,一雙眼睛見識過不知道多少人物,自詡看人甚是清明,卻不料在時文彬身上栽了個跟頭。

“這石溝鎮的官軍剛剛被梁山泊殺了個大敗,時相公真的還要對晁天王下手?”石勇是一百個不理解了。旁邊的錦毛虎眼睛裏也滿滿的迷茫,這進士老爺的大腦回路就是跟他這山賊不一樣。

宋清是這個小團體裏真正的智囊,看的最是清晰:“這位知縣老爺就這般小覷梁山泊?”

為什麽還要對晁蓋下手,無疑就是時文彬堅信朝廷一定會得勝。而他先下手為強,把功勞、配方拿到手,那就是大贏家了。

“兄弟所言正是啊。”宋江也看明白了。可偏偏這就是他宋公明最最無法確定的一件事。石溝鎮三萬官軍精銳敗得太幹凈利索了。叫宋三郎本來都堅定的心也給打的動搖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麽。

他宋江做事,從來都是面面俱到,而半點不會把事兒做絕的。這誘捕晁蓋,再將東溪村上下斬盡殺絕,那便是絕後路的事兒,是萬萬不能幹的。傳揚到江湖上,他宋公明半生的聲名盡毀,還遺患無窮。這可比為時文彬立下功勞來要重要的多了!

“只是,這直白的拒絕,也不是上策。”

此時宋公明最需要的是一個能兩全其美的法子,一不能害到晁蓋;二不能叫時文彬生疑。

“要如此卻也簡單。晁天王既然露出了馬腳,那便順水推舟,叫晁天王下定決心,奔梁山泊入夥了事。如此事情自不了了之。”

宋清瞧著手中的扇子,臉上浮現出一抹韻味。那東溪村有上千人馬,因為晁蓋與梁山泊的機緣深厚,彼處雖然不見有多少鐵甲,卻很是有一批紙甲、披甲,配上軍用弓弩,那武力值冠蓋鄆城。“只要晁天王豎起反旗,時文彬懼怕天王武力,斷不敢過分逼迫,兄長所面難題,亦迎刃而解。”

於是石勇在宋清抵達東溪村前,先一步見到了晁蓋;而晁蓋在宋清抵到東溪村前,先一步挑起了梁山泊的旗號。

鐵扇子是‘駭然失色’,與同行的五七個衙門隨從,撥轉馬頭,便就向著縣城狂奔不止。

之後縣令時文彬就得報消息,自然是勃然大怒,卻也真不敢派出手下兵勇討伐晁蓋。反而叫宋江急提城西鄉勇進駐縣城。稍後又一封急報快馬送交到東阿縣馬政軍下。

後者見了大喜。那梁山泊敗訊未傳來,便就不是他這小身板可以招惹的。反倒是晁蓋這等不知死活的地方豪強,最得他的歡喜。這樣既可以立下功勞,還能撈取實惠,更能叫上封看到他馬政也是在‘運動中’的。

而東溪村此處,晁蓋雖然倉促中叫人挑起了梁山泊旗號,實質上卻半點準備沒有。此刻的東溪村正一團漿糊呢。那晁蓋固然因為石勇傳來的消息大發脾氣,但整個東溪村人也因為他叫人挑起的梁山泊旗號而膽顫心驚。

不是人人都想奔梁山的。很多人就是一邊享受著庇護,另一邊卻有沒有為了這‘庇護’而流血犧牲的精神。

誰都知道,朝廷大軍正在征討梁山泊。你晁蓋這時候挑起梁山旗號來,豈不是自尋死路?

是以,晁蓋小集團的內部,果斷分裂了。

主要是東溪村人,那些江湖漢子倒是個個都願跟隨晁蓋。倒是晁蓋當初闖蕩江湖時候的基本盤鬧出幺蛾子了。

“哥哥,不須再商議,我等耽擱不得。那不願上山的便都舍了去,只帶心腹兄弟。”智多星此刻臉上還能維持著一抹從容。卻是因為他早就想著有朝一日會上梁山。他可是書生出身,多多少少知道老趙家官府的尿性。那官軍每一次剿滅義軍,不把周遭鄉鄰殺得七七八八,將當地民生攪合的凋零落弊啊。

他與晁蓋有密切瓜葛,而晁蓋與梁山泊已是一條船上人物,官軍若是剿滅了梁山泊,就必然不會放過晁蓋,他吳用也就只有跟隨著挨刀的命。除非他願意就此隱姓埋名,亡命他鄉。

現下的智多星那便是連跳槽都尋不到路徑。是的,宋江是明明白白的便站在那兒,可原著上生辰綱之前,吳用與宋江根本無甚聯系,只是聽聞聲名。現下陸謙的出現改變了‘歷史’,但吳用與宋江依舊沒甚聯系,如此這智多星便也談不上跳槽換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