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蔣門神上梁山,咋就那麽好笑呢?

待到陸謙引兵殺到東平府城的時候,寇州軍與孟州張都監帶領的三千兵馬,早已經被楊志引領的梁山將士殺敗。

從大名府開來的大刀聞達,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對他來說,高唐州分外值得留戀。

等到陸謙與楊志匯合,押解著兩千多戰俘,進入濟州時候,就收到索超部捷報。

後者不僅打潰敗了李成帶領的一萬大名府禁軍,繳獲了不少的刀兵軍械,俘虜也抓了千多人。更拿下了孟州城。

如此戰果,直把楊志都壓在了身後。而陸謙細問經過,發現病大蟲薛永這個老鄉,真是甚有幾分頭腦。莫非他真的有這陣仗上的天賦?

當然,這時候他也收到了安道全失蹤的消息,還有那蔣門神投效梁山泊的消息。

前者叫他心裏堵了塊大石頭,後者卻叫他笑的連心口上的石頭都給震碎了。腦子裏只有一個念想:這怎麽可能?

蔣門神啊。那可是水滸裏被定性的壞種之一。如此人物,在諸多的讀者眼中,那泰山下擺擂的擎天柱任原都比他形象好。

當然了,這蔣門神在原著上也只是一個龍套。最最出名的一場戲就是被武松醉打,而這場戲的起源——那金眼彪施恩也不是甚好鳥。

說到起蔣門神,陸謙不得不想起施恩。畢竟是孟州麽,提到孟州,提到了蔣門神,再不想起這金眼彪,想到那快活林,他就白讀水滸了。

原著上武松的命運轉折,就在孟州,這當中少不了施恩的手筆。也正是這個金眼彪,用手段,恩義結識下武二郎,才讓武松一步步陷入孟州的紛爭之中,最終被逼到不得不反的地步。

談談施恩與蔣門神。在這兩個人身上,後世很多人都知道,施老爺子寫水滸,所使用的標準乃是最最典型的雙重標準。不管過往坐下了多少惡事情,但凡碰到梁山泊好漢了能講義氣,那就能洗白。張清孫二娘一類人,就是個最好例子。

而這蔣門神與施恩的最大差異,邊就是前者與武松的敵對立場貫穿整個出場過程,後者在利用了武松奪回快活林後,卻也在武松被冤枉下獄之時三入死囚牢,顯得非是那過河拆橋之輩,露出了兩分真性情來。這蔣門神與施恩的故事就發生在同一時間線上,可比較性極強,比較明顯。給讀者的印象也一般是如此的:施恩是好人,而蔣門神則是個不折不扣的壞蛋,壞人就該死。施恩被蔣門神前後兩奪快活林,還被打成個重傷,很值得同情。

可實際分析內由,這二者間的爭鬥,完全就是孟州兩股官場勢力為爭取利益、好處的爭鬥麽。是新來的張團練和老早就在孟州立足的施營官之間的爭鬥。前者要在孟州利益上分一杯羹,且就看重了快活林,這才是施恩被打,快活林被搶的真面目。

這蔣門神背後的張團練與施恩背後的施老爹之爭,是並無誰好誰壞之分的。

施恩是一個仗著老爹官勢而鋪開場子的官二代,蔣門神則是依靠著張團練為後盾的白手套。

蔣門神不是啥好鳥,那施恩也非好漢。

是以,陸謙對施恩並沒什麽渴望,對蔣門神更沒啥渴望。在他眼中,如今這廝就是一個混入梁山泊內部的異類。

只是這蔣門神立下的功勞頗大,又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惹得薛永和索超都甚喜愛之。這人武藝不錯,功勞又大,斷沒有不叫人上山坐把交椅的道理。

陸謙心裏無數個念頭轉過,卻也不能開口相阻。孟州之事已有定論,蔣門神無論是從打自保的主意起見,殺了孟州知州和那張團練,還是別的什麽原因,終究是事情已經做下。在無數的梁山泊人物眼中,他就是殺官了,已經無回頭路可走。陸謙必須認下這麽個人。

如此倒是叫他痛惜那個石敢當,對比蔣門神,那綽號石敢當的李泰,更叫他放心。只是這個在水滸上不曾出場的人物,在他眼下的隊伍裏,也是剛剛露面,就領了盒飯。陸謙吩咐下去,以頭目之禮,厚葬之。

還有那金眼彪施恩,這場孟州之戰,都叫人不曾聽聞過施家父子的音訊。那孟州牢城營已經被打破,內中的牢子、節級、差拔被清算了不少,牢獄裏的漢子大半跟隨了梁山泊,唯獨是那施家父子不見了蹤影。

陸謙卻也不以為然。

此番戰事,梁山泊的戰略重點就是清初大名府的軍事力量。雖然聞達那廝始終駐兵高唐州,但李成和孟州城,以及東平府之戰,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目的的。

此次,秦明、李忠、周通、蔣門神,還有先前的金槍手,陸謙卻也是要做好安排的。

大軍返回山寨,設筵宴,犒賞馬、步、水三軍,一番慶賀自然是少不了的。事後陸謙邀眾頭領齊聚聚義廳,張口說道:“諸位兄弟皆當知曉,東京城二次討伐人馬已經選定,由那侍衛親軍步軍司的都虞候何灌統兵,座下自然少不了精兵強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