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強賊在此

且說這東平府的草料場,與那糧倉一般,歸屬於提點倉草場司統轄,後者是北宋的在制官員,為首官僚即是提點使臣,為府衙下屬諸多官員中的一個。其手下也是有一些兵卒的,雖然盡不堪戰之輩。

梁山軍大兵壓境之初,城中排點細作,那提點使臣還抖擻精神,日夜巡查糧倉與草料場之間。可是這精神來得快去的也快,隨著時日一天天過去,外無援兵抵到,內又惶恐不安,提點使臣的心也就跟多了個窟窿的氣球一樣,癟了。

當然,他也是有借口的。這麽多天都過去了,城中排查細作的聲響都消停了,這說明城中就沒有梁山賊的細作呢。看這些天裏,糧庫、草料場都安穩無二,也可從一側面證實他的結論。那麽這位提點使臣就整日裏醉生夢死了。

當然,提點使臣知曉知府程萬裏每日都去巡視糧倉,他就也不去湊熱鬧,自覺的跑來草料場。於是乎,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那是再無約束。

現在多吃點,多喝點,省的梁山賊打進來了,把這腦袋搬了家,再想吃喝也沒機會了。如此怕就是那位提點使臣所想了。

且這提點使臣不僅自己吃喝,還拉來自己的手下吃喝。這日月黑風高,也一樣不耽擱他們喝酒吃肉。這官兒就有一親隨,今晚因喝得酒多,濃濃好睡,待醒來時,就聽到一片鼾聲,卻是草料場營房裏醉倒了一片。正聽得譙樓在打四更時。這人酒量甚佳,喝了一肚酒水,醒來後就要小解去。擦擦眼睛,爬下床來,卻來屋後凈手,只聽得場院外隱隱有聲傳來。而黑夜當中,那場門外似乎也有黑影晃過。

這人卻還有一份警惕,忙進房告訴提點使臣,後者雖然不信會出以外,可到底心疑。從床上起身來,移燈照看,操了條樸刀在手。便高聲把營房內一幹屬下叫醒,此刻聲音更響,是逼近營房,那官兒越發心疑,叫的幾個清醒的各撚樸刀在手,就要跨出房門,奔到外面去看。

卻只見外兒面猛地人聲喧嚷,火把齊明,二三十個平民裝扮的青壯漢子,各執長短家夥,早從大門外蜂擁入來,當先一個濃眉鮮眼的漢子,高叫:“梁山泊好漢行事,知趣的丟了兵刃,乖乖受縛,繞你們不死;否則叫你們盡數死了去,無有放走一個!”

草料場中猛然起了大火,頓時叫整個東平府就惶恐驚亂起來。加上楊林一夥兒又趁亂在城中放火,祝融來助,燒點起了多座酒樓空房,更加東平府人荒馬亂,程萬裏手足無措。

董平看到城內大火燃起的時候,當下頓足大罵官吏無能,這些天都過去了,還是叫梁山賊得了去手。當即就要下城樓去平定城池混亂,卻不想他還沒點好兵馬,就聽到甕城有兵來報,城外梁山軍有動。如此董平哪裏還敢下城去?

只得叫人去告稟程萬裏,要他速速派人平定城池內亂,肅清亂賊細作。

而就在程萬裏手足無措的期間,東平府內倒也不是無有一個敢擔當之人。紛亂驚恐中,其城中大戶孫氏家主便帶引數十家丁奴仆上街,沿途敲鑼打鼓,鎮之以定。

這孫氏在東平府頗有名聲,惶恐的老百姓也願意在這個時候尋一個為首者,很快就被孫氏調動起來,撲滅了兩處燃點。

那當中本還有兩個梁山泊小卒,混在人群裏做做蠱惑,散播謠言,引導一下恐懼情緒,帶帶節奏。這要是人心惶惶時候,自然藏身其中,無人注意到他。可現下一來他倆就顯得突出了。二人察覺到不對,就要走時,卻撞見那孫氏家主,只一棒將其中一個打倒地上,喝教綁了。另一個趁亂走脫了去。

楊林看到有火點被撲面,就曉得東平府有人出面組織滅火了。當下引著十幾個漢子,大聲鼓噪著,喝呼著,呐喊著,引得百姓們大加惶恐。與那露了行跡的漢子見面後,被告知手下有人被俘,當下就帶著人手搶來。火把下,早被眾多人瞧見,喊聲:“強賊在此。”就有兩個孫家護院撲到,吃楊林樸刀,那一樸刀一個,都剁翻了。

血淋淋的刀身在火把的照耀下更加滲人,周遭的百姓一陣惶恐起來,再聽到楊林一夥兒的呐喊聲,一窩哄的散走了去。

那孫氏家主也就練的微末拳棒,對付那驚慌失措的小嘍啰還能見贏,對上楊林就大大不如了。被楊林幾刀好殺,敗退下去,那俘虜自被楊林奪走。

楊林奪走人後就待離去,卻忽然聽的一聲喊,前後路都亮出火光。叫嚷著:“休走了一個。”

卻是程萬裏得了董平的信報後,派出本府陳通判出馬,將倆都頭出來拿人鎮平。這陳通判人馬剛及到,就聽聞了前事,立刻叫手下倆都頭去大道的兩頭包抄去。

楊林見勢不好,忙引著屬下人等向右手處的小巷子鉆去。身後倆都頭引領眾多公人,各執兵器高擎火把,隨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