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造反真經,天地革命

魯智深再次見到那寶光大和尚,就無了那先前的置氣,兩人碗倒酒幹,反而有種相投的意味。陸謙在酒宴上也半點不提摩尼教那反悔的尷尬事兒,只是一個勁的道謝摩尼教,送來這麽多工匠,幫了他山寨的大忙了。

再介紹林沖、楊志、索超等人與方貌叔侄見識,兩邊都很有默契的不提那“造反真經”事宜。只是喝酒吃肉,痛罵天下贓官。卻是今年年初,東京城裏的趙天子終於立下太子了。下詔十五歲的皇長子趙煊改名趙桓,立為東宮太子。這江南的應奉局,可不使勁的折騰,好尋出寶貝來供奉東京的趙天子。摩尼教的影響力更是巨大,卻多虧了江南官員們的壓榨剝削。

到了次日,陸謙請方貌叔侄和寶光和尚在斷金亭小宴,陪坐的有林沖、魯智深、楊志、索超。後者自從上山入夥以來,果然與楊志走的親近。

陸謙今日請他們四人到場,卻是要再震懾他們一二,然後晚上聚夥兒,他要給大家指點出一條明路出來。

這段時間,梁山泊等級制度組建立起。這於一群志在造反的勢力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但對於梁山泊這種還屬於綠林勢力言,卻並非都是好作用的。作為山寨的大頭領,陸謙需要點明一個發展計劃,豎立一個發展目標。

斷金亭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方貌與寶光和尚對視了一眼,寶光和尚把手向陸謙一恭來,果然是問出了那造反真經,讖語還是很重要的,政治口號就更是重要了。叫那列席的林沖、花和尚四人聽得目瞪口呆。

這江南摩尼教原來不是口頭上的言語,人家是要真造反的。可更讓四人感覺到怪異的是,志在造反的摩尼教在造反上面卻要請教自家的大首領。四人看向陸謙的眼睛,仿佛是第一次的認識他。

什麽讖語、口號,四人並不是不曉得,只是沒往深處裏想。現在聽他們一席話,真的是勝讀十年書。“俺那爺。不敢想大頭領竟知曉這般多事?”魯智深心裏有種陸謙形象蹦滅的感覺,那感覺就好比一幫混混,本以為自己跟了個義氣大哥,不想這大哥的背後竟然是個暴恐老祖。

“天下百姓千千萬,最賴者莫過於田畝也。漢唐以降,朝廷多抑制土地兼並,唯獨這大宋朝,民得賣買。以至於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

“於那江南魚米之鄉,何其之富饒,差距又何其之大?富者廣廈千萬;貧者,上無半片之瓦,下無立錐之地。爾摩尼教得花石綱之禍助益,始有今日的聲勢,可要想真的掀動天下,卻是要叫那天下平民盡動心也。”

“你輩若真想翻這天下,那造反之初且可打出討逆臣清君側之旗號。放言只為鏟除朝中奸黨,還天下一太平清凈。剪除天下奸黨亂臣之爪牙者,其他安堵如故。那一切奸臣亂黨及其爪牙之田,皆分賜百姓;一切奸臣亂黨及其爪牙之財,亦皆分賜百姓;再有那一切奸臣亂黨及其爪牙之奴婢,皆復為良民。天降聖公,以拯天下,均貧富,等貴賤,使天下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貧者得其食,寒者有其衣,叫天下百姓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共享太平盛世。”

陸謙話語還沒有說完,那斷金亭裏的一幹人物就全都露出不同的神色來。林沖、魯智深是震驚萬分,方貌叔侄和寶光和尚是驚喜無比。

這時代發展到現下,農民起義已經發展到‘均貧富,等貴賤’的地步了。從黃巢時候就提到過“均平”,而入宋後的王小波、李順起義,也是紅果果的打出了“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旗號來。那摩尼教中更本就孕育著等貴賤的思想,雖然他們自己也知曉那不靠譜,但起義的時候未嘗不能打出旗號來。

這與接下來的那種徹底的平均主義,自然是脫胎於正史裏的太平天國運動了。後者不愧是中國農民起義的最高峰,這口號一旦說出來,叫人都想傻了。

“如天下真有這一日,灑家死也甘心。”魯智深人是有慧根的,思想覺悟比林沖、楊志、索超這等人強的多了,是在場眾人裏,除去陸謙外第一個清醒來的。

與他相比,那寶光和尚就要遜色一籌了。“阿彌陀佛,師兄之言大善。”

這和尚看似清醒了,實則還陷在那畫餅中的。而魯智深的話,怎麽品,那味道都與之不同。

可陸謙看在眼裏卻也不覺得就差了,要想使外人相信,可不是要自己先信麽。想想當年紅朝的幾百萬先烈,再看看那21世紀的大天朝,不就是這麽的麽。再不明白,就去看看太平天國,看看太平天國最初男女分營的制度,和洪天王自個究竟納了多少小老婆的問題……

這喊口號是一回事,做不做的到,或者是以後會不會變,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