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直砍殺過去便了

“一丈青?!”

陸謙兵圍五裏口的同時,從沒放松了對陽谷的監視,不僅是陽谷,還有清河縣左右的鄆城與巨野,全都嚴密監控起來。

那陽谷縣果然再開來了一支人數頗多的鄉勇,依舊打著獨龍崗的旗號,當先行軍的是扈字旗,為首是一員女將。陸謙立刻就想到了扈三娘,這個在水滸裏很叫人錯愕的人。

雖然她在原著裏,被施老爺子一個‘推卻不得’,就嫁給了貪財好色、無才無德、無品無貌的王英,還對李逵的惡行視而不見,顯得忒沒心沒肺一些了。可是不能否認,這整個水滸當中,那就數這個一丈青最惹人眼。那隨後的仇瓊英,陸謙就覺得這印象太單薄了些。

“陽谷援軍人馬頗多,總計不下兩三千人。”

軍帳裏,方正的桌子上,攤開這一副簡易的地圖。

“現在這兩側都無看到人馬,倒是這獨龍崗,行動迅速啊。”

陸謙指著陽谷縣南下的一道紅標線,這就是對方的援兵。而除此之外,這清河縣中的官方兵力也分做兩截,一段在縣城,一段在五裏口。而左右的鄆城、巨野等縣,卻是全無半點反應。

“這五裏口有六七百殘兵,縣城裏有一千人,再添上他們的援軍,數量頗重,若叫他們聚合一處了,倒是棘手。”劉唐看著眼前的地圖,腦子裏什麽對策也想不出來,只曉得這三股兵力聚合一處了甚是不好。

魯智深道:“劉唐兄弟說到了要害。要破獨龍崗,決不能叫他們三軍合兵一處。”魯智深知曉梁山大寨裏還有頗多兵馬,但這些人馬卻要防備著那張叔夜使壞。那張叔夜有兩個兒子,長子張伯奮,次子張仲熊,據傳都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些日子來在濟州府城招兵買馬,興辦義勇,已經有所起色。且山寨中還有諸多的俘虜需要彈壓,再抽調兵力也只是一兩個新建營頭罷了。

對方若是四五千人都縮在清河縣城,那便是把梁山整個人馬都拉出來,也無濟於事。

不把這裏的人馬打破,分兵去取獨龍崗甚是冒險。蓋因為那陽谷縣現如今除了獨龍崗,還有一支鄉勇不曾動彈。

“大頭領,以灑家看,這新來的獨龍崗援軍必然是支烏合之眾。我山寨之前探明的消息,這獨龍崗安能使出五千了得的莊客來?”

這中國打唐代以來,莊客就是地主田莊裏的佃農和雇農的通稱,包括明代皇莊的佃戶和清初旗莊的莊丁,都是一個意思。

但是這莊客當中也有那區別的,有的莊客就是一本本分分的佃農,有的莊客卻近乎脫產的職業化打手,如獨龍崗的那些馬軍。但這只是少數的,更多的就是那半脫產的民勇性質的莊客。如唐廟的那支,也如獨龍崗的這人馬。

“如那支援軍是一烏合之眾,我等何不半道就把它擊潰了,斷了那小兒輩的念想?”

魯智深說著把眼睛看向了陸謙。這位山寨的大頭領,別看在兵場推演中不是太過出色,可到了實戰裏頭,那卻是尤其的善戰敢戰,還愛鉆漏洞,且臨戰指揮調度非凡。別的不說,只說那湖邊一戰,親衛營背水一戰,能抵擋的住獨龍崗兩三倍兵力的沖擊,花和尚是不意外的。那親衛營的武備和兵員素質明顯勝過莊客甚多,但他們在戰場上能反過來橫推正面之敵,這就叫人不得不贊嘆了。

至於兩翼齊飛的夾擊攻勢上的重大失誤,魯智深也不覺得有甚。自認為是陸謙高估了獨龍崗的人馬,殺雞用了牛刀。他可不知道什麽叫系統,更理解不了什麽是系統。

魯智深雖然經歷過大陣仗,但當時他就是一聽命廝殺的軍漢罷了,這指揮調度和更大的戰術戰略問題,魯智深也不懂。

“烏合之眾最怕的便是被襲。”陸謙反動腦筋,斟酌著說道:“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可我軍現在這清河縣,想要如此卻是艱難。”梁山泊在清河的名聲雖然很好,但清河縣的士紳地主階層明顯對梁山是比較敵視的,他們還沒如鄆城的同類那樣,被打怕殺怕。

在清河縣這人口密集的地方,不管是白日行軍,還是夜間行進,那都是很難不被傳出消息的。這地方也沒大江大河,兵馬一動,行蹤難以掩蓋。

陸謙手指頭在地圖上比比劃劃,“這鄉勇行軍,一日三十裏已算高的。從陽谷縣北到清河南,多則五六天,少則四天。我等還有時間。”

“如,真的尋不出可乘之機,我以為,就在這縣城外,叫一部人馬看住縣城。余下兵馬就與這支援軍全力一戰,把之一擊打潰。”烏合之眾麽。

但那是實在沒有辦法中的辦法。這援軍貼近清河縣城的時候,必然也是它心情最放松的時候,到時候全力一戰,就算敵眾我寡,可以當日水畔一戰中獨龍崗人馬的表現,也當不在話下。這樣做還能極大地震懾清河縣城中的官民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