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聚義廳,是個講義氣的地兒!

陸謙沒等待過久,間隔就在十日左右,金沙灘頭就迎來了兩位真好漢。陸謙攜山寨諸多頭領前去相迎,除了那被生病的王倫,和前往建康府還未回來的阮小二,一幹頭領是盡數到場。

打那戰後一月有余的時間,梁山山寨好不興旺。每日皆有那青壯投奔山上,周遭各縣鄉鎮需繳納的錢糧,無一人敢脫。再有水路上的利潤,和煮鹽熬糖所得,梁山錢糧無缺。嘍啰們吃的好穿得暖,這剛剛入冬,新冬衣就發了下。而且內中填塞的盡是綿絮【不是棉花】,而不是蘆絮之類。

正史上的北宋,中國可沒大面積種植棉花,嶺南地區【瓊州】倒已經有了棉花,但大面積種植棉花的功勞還必須等到朱元璋。

這個時代的人,冬季裏防寒禦寒的衣物,綿絮就是其中之一。在男耕女織的年月,綿絮多是繅絲的下腳料,用作充絨,輕薄而保暖。而再貧者,還可以毛羽、麻頭等充塞其中,最次者還可填充蘆絮等。

陸謙大筆的銀錢灑下,不過半個月,從小到大,五個尺碼的冬衣就被送上山寨來。發下去後,他在這山上的地位是愈發牢固了。

諸多山寨新人,是只知有陸謙,不知有王倫。其輩數量也早就超越了前者。

“哥哥,一別小半載,想殺小弟了。”

陸謙覺得自己眼眶發熱發紅,他心中似乎有種不一樣的感覺在作怪。以至於叫他現在顯得是真情流露,在場諸多頭領和嘍啰們,定無一人想得出,便是昨天晚上,陸謙睡覺時候腦子裏還在想著今日如何‘演出’一場好戲。

他不是王倫那個鳥廝,不怕林沖搶自己的位置,包括邊上這位大光頭一樣,那都是義氣人。

“賢弟……”林沖直吐出這兩個字來,眼眶發紅,語音哽咽,便再說不出話來。

想想他這段時間過的日子,再想想陸謙這段時間的經過,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我來於你介紹,這位師兄就是魯提轄,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招惹了官司,逼入空門。現如今法號智深。”

“魯提轄大名,陸謙早有耳聞。今日得此親見,幸甚幸甚。”

魯智深爽朗的一笑,“陸頭領的大名才是真正的如雷貫耳。灑家聽聞你那義行,真好漢,只恨不能相交親見。今日了了心願,實是俺生平幸事。”

陸謙這邊再引薦各位頭領與林沖、魯智深相見,這才輪到張教頭並林娘子。

林沖見了丈人甚是汗顏,自己不僅連累兄弟,把嶽丈、娘子也給拖累了。只是萬幸此遭事兒,無傷到娘子的腹中胎兒,天知道他盼這孩兒盼的多苦。

不過現如今一家人團圓,卻是比甚都強。老教頭自勸女兒,退回後山安歇,陸謙邀請林沖、魯智深並一幹頭領上了聚義廳。

卻是要把座次排了。

林沖、魯智深也早早就定下了上山的主意,這都沒甚可質疑的。路上陸謙也把王倫一事說給了二人聽,叫魯智深勃然震怒,大罵王倫見利忘義,小人是也。

“那王倫只是個虛名,山寨之主便是虞侯的。我杜遷能據前位,本只是占的早上山寨的便宜,現在林教頭和魯提轄到來,本事高強,義氣過人,便請兩位挨著寨主哥哥坐下吧。”

杜遷話音落下,宋萬起身說道:“林教頭乃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位尊藝高。而魯提轄豪氣幹雲,為西軍勇將,宋萬自甘其後!”

這倆人卻是知道林沖與陸謙關系非同一般,魯智深為西軍提轄,想來武藝不是他們這倆平庸之輩可比的,索性就退讓一步。

“二位頭領此言差異。想我林沖,一介獲罪之人,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現今剛剛上山,寸功未立,豈敢居於二位功勛魚元老之前?且是笑話了。”

陸謙明白林沖的心思,知他不是那種愛出頭的性子是其一,二是不願意因此而生分了先前諸頭領間的情分,聽他這番話也並不意外。

這時一旁坐著的魯智深也開口道:“教頭此言甚合我意。照灑家說,便是誰先上山就坐前面,誰後上山就坐後面,只顧讓來讓去作甚?推來推去只叫寨主為難!”

廳上眾人一陣大笑。就是杜遷、宋萬也覺得心中的一點小不情願在這笑聲中也沒了。

“多謝師兄體諒了。”陸謙向著魯智深一抱拳,“我且來說上兩句,諸位兄弟聽來。”

“我林沖哥哥,還有智深師兄,那都是有真才實學的,武藝、智謀、練兵、統軍,無不精通。於我山寨是數一數二的翹楚。此次排座位,就也休要推脫,林沖哥哥就做那第二把交椅,智深師兄便坐那第三把交椅。”

陸謙此話剛撂下,就看林沖要起身,把手一平,“哥哥且停,聽我繼續說來。”

“如此安排,卻不是枉顧了杜遷宋萬兩位兄弟往日的功勞,實是因為二位兄長還未上山,便真真立下了大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