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呼保義

黃安鎮,李家大堂。

此刻天色剛剛發白,雞鳴不過一刻,但整個李氏宗族的頭面人物就已經悉數到場。

當家主事人李文華剛剛過半百之年,長子李明哲都已經三十有二,但還是滿頭黑發,滿面紅光煥發,給人瞧不出一絲兒老態。

然而今天,李文華如是生了一場大病,臉色蠟白,坐在大堂上首的主位上,手都在顫抖。

如此模樣的李家人還不止李文華一個,從他的長子李明哲,到族老李修齊,再到他的二弟李文嶽,那一個個都如打擺子的病雞一般。讓還被瞞在鼓裏的剩余李家人好奇極了。

“咳咳……”

李文華強打起精神來,他知道眼下的李家雖然依舊富貴,但一場滔天大禍已經近在眼前,今日的決意就是李家的生死抉擇。

雖然他知道李家人沒人會選擇‘死路’的,但走上了‘生路’的李家就真的能活麽?

近年來李家人陡然富貴了不少,原因何在,在座之人都心知肚明。錢來的太容易了,就也不珍惜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明哲,你來給在座的叔伯兄弟說。”李文華實是沒精神再說到那糟心事了。

“昨日夜裏,一夥梁山強人攻破了唐廟,斬殺蘇飛、文忠兩位教師以下數十人,唐勝安、唐明禮、唐明義父子悉數遇害。”李明哲話說到這裏,就看到堂內的叔伯兄弟裏,多是有人露出驚喜,而他卻感覺著自己喉嚨幹澀的厲害。

“那帶隊之頭領,乃是梁山上新入夥的一位好漢,姓陸名謙,京西人士。”這個真是大大的‘驚喜’啊。

“好,好,太好了。”

“真快事也。”

“哈哈,終是等到唐老匹夫的這一天了。”

當下裏,幾個城府尚淺,思考也欠妥當的李氏族人就叫出聲來。唐廟一直與梁山為敵,他們李家卻是梁山的好朋友,這朋友的敵人遭了秧,李家自然要高興。

但這幾位畢竟不是真的傻瓜,看到周遭怒視而來的一道道充滿了驚恐與戰栗的目光,一個反應快的李明哲族弟,先失聲叫起道:“我那爺!陸謙……”

顫抖的尖叫中,他人都嚇的癱在座椅上了。

想想他們李家的身份,不過是鄆城下一集鎮中的財主,而陸謙代表的涵義又是什麽?那是東京城內的殿帥府太尉所要的必殺之人,高太尉可是當今皇帝面前的寵臣、信臣、重臣。

陸謙殺了高太尉的螟蛉義子,高太尉誓殺陸謙,這事兒早傳的天下皆知。現今這陸謙行蹤都已傳到他們的耳朵裏,又豈能瞞得過別人?到時候鄆城官府發動起來,濟州府發動起來,破上千人性命,還堆不死一窩賊寇?

那高太尉就是天上的神人,梁山水寨就是小小的凡人,只需要伸出一根手指頭來,就能輕易地把梁山碾成粉齏。而李家與水泊梁山的關系,可不是什麽多麽隱蔽的秘密。

“事到如今,我等必須自救。全族老小的性命握在我們手裏。”李文華是個‘理智’的人,也因為他‘理智’,所以才知道李家想要自救,需要付出多麽大的代價。

那不僅要堵住上面的嘴,還要安撫住周邊人的嘴。這一年多來,他李家從王倫那賊秀才身上賺到的銀錢,怕是全砸進去也不夠用。損失這般重大,且今後還失了這麽條財路,李家的前途何其杯具啊。

那坐在右手第一位的李氏族老,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李文華似在一夜裏蒼老了十年,心裏無比後悔當初的決定。為了這一年多的好日子,李家喪失了整個未來。

“一蹶不振,一蹶不振……”這四個字就恍惚是一道魔咒,讓他在看著領了家族最終決議後,急著趕往縣衙的長子李明哲匆匆離開的背影消失在眼睛裏,人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老太公,老太公……”李家大院內又是一陣人荒馬亂。

……

但卻說這鄆城縣衙,那是直到後日的上午,才接到惡訊的。

誰讓鄆城縣境東西短,而南北狹長呢?

那石碣村到東溪村間隔有上百裏路,而東溪村就在鄆城東門外,屬於夜間衙役巡哨的範圍內。可見距離縣城也是不遠的。——遠的話宋江怎麽能來得及報信?

這上百裏的路,就算是騎著馬一路急趕,也不是說到就能到的。

再好的良駿也不可能以疾奔速度奔波上百裏。

此時鄆城的知縣老爺還不是那時文彬,而是一個喚作曹京的荊湖人。

此人是一個老官油子,自身本事不大,上頭又無靠山,這輩子就也認命了,是只把錢財撈取。

這一日他正與宋江下棋。

這宋江可不簡單,背地裏在江湖上做下了好大買賣,曹京深知道這等人的能量,故意籠絡結交,這鄆城的事物裏,只需要把這宋江籠絡的好了,縣境內自然就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