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無產者

“這戲好!”

黃得功看著戲台上古裝版的白毛女說道:“這個比那些咿呀咿呀的才子佳人好看多了!”

他現在是武昌行營都統。

楊慶的新內閣已經完成組建,首輔當然還是史可法,雖然他有些迂腐而且不太管事,但楊慶要的也就是一個牌位,而史可法也算元老,尤其是在老百姓心中形象極好,至於東林黨雖然把他視為叛徒,但至少互相了解知根知底,基本上也接受這樣一個兩黨的中間人角色。

現在大明就是事實上兩黨。

楊慶為首的北黨。

還有南黨或者說東林黨。

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兩黨聯合執政。

而東林黨得到了內閣文武加首輔在內總共十二席中五個,也就是吏禮兵刑工五部尚書,北黨事實上也得到了五個,大都督府四個總長,另外還有一個戶部尚書,剩下兩個席位是中立的首輔史可法還有海軍總長。後者肯定就是鄭芝龍,原本楊慶還擔心他不願舍棄福建的軍權,但沒想到鄭芝龍很幹脆地答應了,而他和東林黨事實上關系密切,不過和楊慶也算關系密切,可以說算是一個騎墻派。

這樣內閣北黨和東林黨勢均力敵,但最終裁決權在監國,內閣就算做出楊慶不喜歡的決議那無非就是讓他未婚妻直接否決。

當然,這是事情會盡量避免。

大家也都是聰明人,不到了撕破臉皮的地步,是肯定不會讓這樣事情出現的。

楊慶還是參謀總長。

另外三個總長裏面組織部是他的親信黎玉田,雖然黎玉田是文官,但轉為武職也就一句話而已,後勤總長同樣也是文官轉武職,在淮安被李自成俘虜,停戰後又放回的路振飛,他是之前的巡撫漕運,相當於韃清的漕運總督,幹的就是後勤工作。

裝備部是黃蜚。

而地方上是軍區制,也就是行營都統。

武昌行營都統管上遊,鳳陽行營都統管沿淮線,衡陽和贛州兩個行營都統分別負責對廣西和廣東兩個方向上的進攻,除了黃得功的武昌都統外剩下三個分別是方國安,王之仁還有劉肇基,而西南三省理論上歸重慶行營都統管,但因為那裏是在朝廷的實際控制範圍以外,所以楊慶索性召喚秦奶奶出來當牌位鎮著。

這老太太還沒死呢!

雖然女人當戰區統帥,這未免有些過於誇張,但事實上如果說需要一尊牌位在那裏當擺設,還沒有哪個比她更合適。

文職的地方官制不變。

但把各省巡撫的制度確立下來。

由巡撫統領包括布政使在內的各司,就像朝廷由首輔統領內閣的各部尚書一樣。

軍隊則全部進行整編,汰弱留強並按照京營標準訓練,所有原本的總兵全部撤銷,黃得功,黃蜚,曹友義還有馬進忠,高傑這些軍頭的部下統統這樣整編為一個個軍。黃蜚和曹友義部混編三個軍,高傑部一個軍,黃得功部兩個軍,馬進忠部一個軍,再加上原本的三個軍,還有新編四個山地軍,一個騎兵軍,總計大明陸軍十五個軍三十萬野戰部隊,另外單獨下屬一個長江水師,也就是張名振所部的水師。

而海軍以黃斌卿的崇明水師和鄭芝龍的福建總兵兩部整編。

這個是鄭芝龍負責的。

他這個海軍總長必須按照楊慶的要求在兩年內,組建一支不少於五十艘新式戰船的海軍艦隊,然後去把台灣的荷蘭人趕出去,這時候熱蘭遮和赤坎城都建起來了,正好用這一戰作為大明海軍復興的標志。

這就是改革後的大明軍政系統。

“想看帶一個戲班回武昌,在各軍挨個演!”

楊慶說道。

他倆此時是便服在一家酒樓上。

而圓圓排演的白毛女,則是在他們樓下街對面買了一座沿街小樓,然後改造成了免費的戲院,就對著大街上的行人公演,不收任何的費用,或者說費用忠勇侯包了。

每天晚上在這裏演一場,這已經是第四天了。

要知道這可是夏天。

別說是南京城裏了,就是城外老百姓都有專門跑來看的,無非就是太晚出不了城,隨便找個地方湊合著睡一晚而已,全當是消暑了,至於反響暫時看不出來,但老百姓愛看的程度絕對讓楊慶滿意,畢竟這個時代民間也沒什麽娛樂,以前那些才子佳人的戲很多聽都聽不懂呢!也就是些士紳愛看,老百姓誰有興趣?

但白毛女不一樣啊!

對於周圍農村的百姓來說誰沒經歷過地主逼租?類似被強搶女兒的都不稀罕,這東西真得感同身受啊!

邊看戲邊哭的都很平常啊!

接下來楊慶還得向南京以外擴散這場對士紳而言的瘟疫,圓圓已經給他雇傭了十個戲班子,每天不斷排演白毛女,接下來他們將在錦衣衛的保護下從南京向外巡演,用這種最直接最明白的方式,把地主與佃戶之間的關系血淋淋地展示出來。而且這只是開始,楊慶還有一堆的宣傳手段已經在籌劃中,李自成就是在這一點上做得太差,或者他根本不懂,但楊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必須把話語權從士紳手中奪過來,而奪過話語權的第一步就是先毀掉他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