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荊州三公

進了府門以後,大喬駐足了片刻,看了眼四周,見沒人在這附近。就轉頭招呼了身邊一個得力的侍女。

輕聲道:“門外那女公子你可看見了。”

“嗯。”侍女點了點頭,道。

“待會兒你出去,把她帶到府上。”大喬道。

“是。”侍女應聲道。

看著侍女乖巧,大喬也松了一口氣。她自從被甘寧從秣陵擄掠過來以後,身邊也帶了幾個侍女。

後來,大喬對喬老不放心,把那些得力的侍女派過去服侍喬老了。身邊這侍女是在西陵挑選的。

不認識孫尚香。要不然,就要出大禍了。

吩咐完了侍女以後,大喬朝著後院走去。

只是心中卻惦念著門外的孫尚香。

另一邊,劉封進入將軍府後。並沒有立刻前往後院,與夫人們團聚。而是坐在書房,招了劉巴問西陵情況。

書房中,劉封坐在主位上,左側則是劉巴。

“我離開的這段時間,城中如何?”劉封問道。

“一切如常。只是從北而來的士人逐漸增多了。”劉巴對於府上的情況,算是了如指掌。聞言,很快就回答道。

對於這一結果,是在劉封的預料之中。

自從前年,劉封雙娶了蔡氏,黃氏女以後,他的名聲就達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也有人把他的綜合勢力,與江東相提並論。

那時候,就有許多人前來投奔。現在呢,他坐擁七郡,不僅比江東多了一郡,而且勢力上,也真正的占據了上風。

荊州是反曹的士人聚集地。在如今曹操蠢蠢欲動的情況下,襄陽那邊在蔡瑁,蒯越的治理下,安全性已經沒了。

而蒸蒸日上的劉封,自然是最好的選擇。所以,都搬遷了過來。

江東被人稱作蠻夷,而荊南,江夏,九江,這是士族荒漠。幾乎沒有多少名士,文化底蘊。乃是比之江東還要蠻夷的蠻夷。人才方面一直是劉封頭疼的問題。

但是隨著大批量的士族以及寒門士人流入。也應該勉強達到了建立官員選拔系統的標準了。

去蔣琬江夏太守,納入楊武將軍府任長史?以制定官員選拔系統,使得人才源源不斷的得到補充。

劉封心中怦然心動。

就在劉封心動的時候,劉巴又道:“水鏡司馬徽,以及龐德公,黃承彥等,都舉家而來。其中龐德公,黃承彥甚至帶領大部分族人南下,只留小部分的家奴,看管北方的祖業。”

“什麽?”劉封大吃一驚,失聲道。

龐德公,黃承彥這二人都出自荊楚的名門望族,乃是當家人。有族人世代的居住地。

而現在這二人居然舍棄了祖業,把全族遷徙到荊南。

這是一個很大膽,也很魄力的決斷。

其一是為了躲避戰亂,也不想與曹操有什麽交集。其二,也是看好他能守住七郡之地。與曹操爭衡。

這是把寶貝全部壓在他的身上了。劉封自然是很吃驚。

吃驚之余,一股欣喜從劉封的心中升起。

他剛剛有年頭讓蔣琬制定制度,現在就有三個大才過來了。

司馬徽,黃承彥,龐德公,三個人各自有各自的性格,但都是德高望重之輩,才學也是無可挑剔的。

他們三人在荊州數十年,不僅威望足夠了,而且門生無數。

若是讓三人制定官員選拔系統,不僅能讓人信服其公信力。而且,還能得到很多他們的門生的效忠。

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很大很大的事情。

劉封為什麽要急於制定屬於他自己的官員選拔系統啊,因為缺人才啊,因為對於地方上的控制力很弱。

長沙,九江,江夏三郡,劉封安排了馬良,蔣琬等人治理,經過這麽多年的整治,算是弄的鐵板一塊了。

比如,在武昌被罷官的趙東。雖然他有錯。但是確實是從劉封的府上走出去的,是屬於絕對效忠於劉封的一個人。

就是依靠這些人,劉封才控制住了這三郡。

但是劉封的人才,只能控制這三郡。現在打下了武陵,桂陽,零陵,五溪四個郡,只是派遣了四個郡守,以及他們手下的一些小官吏走了過去。

控制力很薄弱。

劉封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控制郡縣。所以,劉封急於建立官員選拔系統。而若是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三人加入。就能以三人的威望,鑄就他的明君的名聲。

誰不知道,龐德公,司馬徽,黃承彥三人以看人之準,聞名於世啊。

到時候,不僅是荊楚,沒準東吳,益州,中原的人才,都有可能進入江夏呢。

“三位先生在什麽地方?”想罷,劉封雙目中爆射出了饑渴的目光,急問道。

從劉封的態度中,劉巴體會到了劉封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我帳下有小吏,可帶路。”劉巴道。

“來人,準備馬車。”劉封站起了身體,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