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睢水賊(第3/3頁)

他前幾天就已經安排士卒在此構築營壘,封鎖渡口了,只可惜時間太短,工事才剛起了一個頭,都沒能扛過頭一輪攻擊,胡軍便順利地登上了黃河西岸——終究徐州軍就從沒接受過這種河岸防禦戰的專項訓練啊,而且還無主將坐鎮……

估計高樂若再晚來一步,防守渡口的“武林中營”便要全面潰敗了——一營原不過八百多人,裴該在滎陽、河南等地收俘、募兵後,如今也才過千而已,守河岸的不足半數——好在高樂及時率領余部到來,好不容易才穩住了陣腳。

可是河岸陣地已經徹底丟了,眼瞧著敵軍放舟回去,河東方面烏央央的全是胡漢旗幟,就等著船只擺渡呢。高樂不禁心生怯意,心說我怎麽這麽倒黴呢?胡軍不從蒲津、采桑涉渡,幹嘛非要從我的防區過來?

今天這仗是輸定了的,就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命逃回去……

正在仿徨無措之際,忽有快馬趕來,傳達了裴該下令各軍放棄駐地,一律撤回大荔的公文。高樂這個氣啊,一鞭子抽在傳令兵臉上:“汝若早來半日,我又何至於此?!”

不過既然都督有令,那就不是逃,而是撤,應該不至於遭受責罰吧。高樂急募勇士百人,虛張旌旗,以迷惑和阻擋胡軍,自己率部朝西就跑。

只不過他本來就是倉促而來的,並無堅固營壘,行動也缺乏地形掩護,劉嶽沙場宿將,怎麽可能上當?當即從後猛追,那百名勇士瞬間就被十倍以上的胡軍給吞沒了,竟無一人幸免……

高樂惶惶如喪家之犬,只知道悶著頭逃,竟被劉嶽追殺出整整三十裏地去。還幸虧陸和也得到了退兵之令,率“武林左營”從梁山方向過來,本打算到夏陽去跟老上司高督會合,同歸大荔的,得報匆匆來救。劉嶽帶過河的終究只有五百人,還得留半數駐守河岸,接應主力涉渡,見到敵方已有增援,這才主動收兵回去,高樂僥幸逃得了一命。

等返回大荔,前去拜見裴該,就聽守門的部曲大喝一聲:“主公有令,命高樂報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