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天子之戰(十三)(第2/2頁)

聯軍騎兵沒有辦法做出整隊轉向的動作,也就意味著他們一旦轉向就會出現空隙和混亂,而單獨的騎手無法對抗整隊沖擊的騎兵的。

陣型和軍官的配置,又使得泗上的騎兵可以始終維持著陣型,除非兩翼的下士墨者都死光了,才有可能出現陣型散亂難以再度集結的情況。

前後配置的連長和連代表,也能夠在混亂中快速整隊,以自己為中心、下士司馬長墨者為核心,迅速重整陣型。

在戰場上,庶俘羋這樣的師或者旅級軍官,要做的只是下達操典上可以做到的命令,然後選擇中央突破口而已。

維系這些騎兵戰鬥力的,是訓練和基層軍官。

這一次庶俘羋的第一波沖擊,就是一個標準的側翼四十五度整隊變向包抄的戰術。

泗上的武騎士師可以在六百步左右的時候就發動沖鋒,還能夠維持相對可靠的陣型。

而這些輕騎,只能在二百步左右的時候才能夠快速沖鋒,再遠一點陣型就會亂。

兩千余騎兵的第一波沖擊,遠比聯軍騎兵的沖擊要震撼,因為紀律性保證的陣型,使得兩千騎兵的氣勢遠勝四五千騎兵。

第一波騎兵慢步跑到大約五百步的時候,庶俘羋下令側翼轉向,號手鼓動號角,傳遞消息,側翼的旅帥居中指揮,各個連隊的連長下達著各自連隊的分解命令,在距離敵軍大約三百步的時候,側翼已經在完全整隊的情況下調整了方向。

二百步左右的時候,庶俘羋揮舞著鐵劍,身邊的號手吹響了沖鋒的號角。

前排的騎兵夾著木矛,跟隨著兩翼的下士,開始加速。

二百步的距離轉瞬即到,庶俘羋沖到位置的時候,中央的連隊已經打開了缺口沖了進去。

旁邊有折斷的木矛和落馬的屍體,松散的聯軍騎兵意圖反擊,但毫無作用。

每個連隊至少能夠做到小隊完整,每一個聯軍騎兵都覺得需要同時面對四五柄對面的鐵劍,被沖開陣型之後,聯軍也不會在混亂中整隊變縱隊撤走,加上那些還在堅持尚未被沖散的步兵方陣,幾乎是半刻鐘的時間,聯軍的最後一支精銳力量騎兵和戰車就已經全面崩潰。

庶俘羋沒有選擇再度集結,而是讓號手吹號,各個連隊擎起軍旗,追擊那些逃走的聯軍騎兵,不準讓他們有機會再度集結,將他們徹底驅趕出戰場。

判斷一支騎兵是否符合火藥時代的標志之一,不是所謂的密集沖鋒,而是是否能夠在混戰中迅速地再度集結。能做到後者的一定可以做到前者,即便做不到數百步外密集沖鋒,也足以做到二百步內慢跑轉加速。

雙方騎兵只看馬術的話,其實區別並不大。

但一個整隊轉向可以分出十幾個分解的條令從而在轉向中繼續保持陣型的完整;另一個即便轉向也是憑借士兵的戰術本能,即便一時間能夠保持陣型,最終也會在沖殺中散開。

這種差距平時很難看出來,但在戰場上這種差距是致命的。

聯軍最後一支可能扭轉局部占據的力量被這一次步兵引誘、騎兵側翼沖鋒的戰術擊潰之後,實際上聯軍已經徹底喪失了建制撤退的機會。

……

戰場的另一側,決定聯軍右翼和中軍存亡的小丘之戰,也已經接近了尾聲。

做預備隊的兩個旅迅速補充了小丘爭奪戰的力量,兩個最為精銳的先登營擲彈兵連隊也被作為壓箱底的手段送到了小丘上。

齊國貴族的決死沖鋒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反倒是大量的貴族被槍殺之後,齊軍剩余連隊已經徹底喪失了敢戰的心氣。

先登營擲彈兵登上小丘之後,以密集的鐵雷投擲和反沖擊作為墨家攻占了小丘的信號。

黑色的旗幟插到小丘頂部後,幾門小炮迅速地從小丘下面被推到了小丘的頂部。

墨家左翼的大量銅炮也開始集結,小丘爭奪戰雖然還未結束,但最開始的幾門小炮登上小丘穩固展開之後,實際上爭奪已經可以宣告結束了。

被側後的騎兵和兩個旅的步兵、小丘上的先登營擲彈兵和步兵以及炮擊夾擊的聯軍右翼,再也沒有抵抗之力,開始紛亂地朝著後面逃亡。

小丘被攻占,意味著墨家的左翼在突破之後,可以不被小丘分割,從而形成一股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此時,墨家左翼占據了小丘、最多一刻鐘就會徹底打崩聯軍的右翼;墨家左翼側後的騎兵,徹底驅趕了聯軍最後的精銳騎兵和車兵,步兵重新變陣和騎兵配合,從側後壓縮聯軍的防線;作為總預備支援的武騎士和一些步兵也已經沿著三柳社側面,機動到了剛才爆發了騎兵之戰的附近,完成了對聯軍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