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兩天子之戰(七)(第2/2頁)

最開始墨家參謀們制定的調動兩翼、中央突破分割;或者逼迫聯軍主動收縮龜縮包圍炮擊的戰術,看來是用不上了。

主要是實在沒想到聯軍這邊搞出來這麽一出不知所謂的戰術選擇,不去側翼支援,也不直接放棄側翼做好收縮的準備,好像是整個聯軍只能指揮萬余人並且提前部署好各部的任務,而這種瞬息萬變的戰場變陣之類的手段他們根本不會。

迂回機動到三柳社側後的四千步兵是去配合騎兵作戰的,如果聯軍的騎兵沖擊,步兵會選擇結陣,以為己方騎兵從側翼突襲包圍聯軍騎兵創造機會。

如果聯軍騎兵不攻步兵,反倒是攻擊騎兵,那麽步兵可以憑借火炮和火槍給聯軍騎兵造成殺傷。

如果聯軍將預備隊的步兵調過去,那麽聯軍就連最後變陣的可能都沒有了,各部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猛攻了。

最關鍵的,便是一旦聯軍的右翼崩潰,只怕肯定會收縮在三柳社這邊,而這四千步兵就是要配合騎兵截斷聯軍的退路,一旦右翼崩潰就要將聯軍徹底包圍,逐漸壓縮包圍圈,最後集中炮兵轟上兩天,斷水斷糧。

現在就看對面聯軍怎麽應對了,從炮擊到現在,墨家一直掌握著戰役的主動權,聯軍沒有任何的調動以迫使墨家改變策略以應對,而是一直都是墨家主動聯軍被動接受。

……

戰場側面,聯軍右翼的右側,被小丘遮掩而得以機動到側面的墨家步兵和騎炮忽然出現在聯軍右翼的側後時,聯軍右軍主將慌了神。

現在小丘上的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三次沖擊三次反沖擊,墨家已經有站穩腳跟的趨勢。

齊軍的進攻間隔逐漸延長,棱線上的墨家步兵有更多的裝填時間。

而小丘棱線上,正在揮舞著鏟子鐵鍬的戰鬥工兵更是給了聯軍右軍主將極大的壓力。

若不能夠立刻再組織兩次反擊,一旦墨家將銅炮拉上去,這仗也就不用打了。

哪曾想墨家根本不是準備非要搶占小丘,而是準備以騎兵和步兵配合,在側面直接將他的主力擊潰。

他現在無兵可用。

一共一萬多的兵力,靠近中軍的方向部署了兩千,那裏沒有小丘的掩護,之前的炮擊之下損失慘重,好在中軍可以支援,互為犄角總算頂住了墨家那邊的攻勢。

八百騎兵被三千騎兵毫無懸念地擊潰驅趕,短時間內無法組織起來。

三千步兵以密集陣型防守側翼,剩余的四五千人則集中在小丘後面,躲開了一開始的炮擊,不斷地投入到小丘的爭奪戰之中。

這邊戰鬥一開始,他就派人請求田鞠支援兩個旅,不然自己就要撐不住了。或者是把騎兵調過來,驅趕走墨家的三千騎兵,不然他側翼的三千兵就是死的,既不能進攻也不敢機動。

可是打到現在,田鞠那邊一兵一卒都沒動,只說尚未到時候,讓他再堅持一陣。

反觀墨家這邊,本來兵力就占優勢,靠近中軍方向的兩千齊軍只有不到一個旅的墨家步兵與之對抗,而且因為炮擊的緣故,大占上風。

小丘這邊,墨家以波次進攻的方式,每次投入四個連,源源不斷地進攻反擊,迫使齊軍不得不用更多的部隊反復爭奪。

最關鍵的就是側翼的騎兵,齊將覺得,若是自己有騎兵的優勢,在側翼的三千步卒就可以調動起來。

現在倒好,墨家的騎兵和兩個旅的步兵已經要發動進攻了,自己小丘這邊還在爭奪。

還在爭奪其實就算是對聯軍有利,因為聯軍不敢要小丘的正面,在正面布陣會被墨家的銅炮打的很慘,正是因為害怕這一點才在背後布陣。

可一旦墨家沒有全力爭奪小丘,而是選擇側翼突襲,那他就要無計可施。

墨家左翼一次性投入這麽多兵力展開,幾乎把預備隊都用了,聯軍一旦反擊成功,墨家左翼就會全線崩潰。

可他拿什麽來反擊?田鞠說,一旦他這邊的墨家兵力展開,就是反擊的最佳機會,可現在兵呢?一個援兵都沒有,自己守都守不住了。

棄了小丘是死,側翼被破也是死。

左右為難之下,他終於決定,以大局為重。

自己手裏的這點機動兵力預備隊,讓側翼撐住,剩余的全部反擊小丘。只要控制了小丘,墨家的炮兵就沒法拉上來,自己這邊即便要承受大量的傷亡,可是墨家也暫時無法直接趁勢威脅中軍。

至少,自己還能為田鞠的右翼斜線反擊戰術爭取半個時辰的時間,或者為聯軍收縮防線部署中軍側翼防守爭取半個時辰的時間。

也就半個時辰。在光禿禿的小丘上,最多半個時辰,密集的陣型就會被墨家的銅炮徹底把士氣打沒,但至少中軍應該會有機會收縮。

不然的話側翼一旦崩潰,墨家把炮拉上小丘轟擊中軍、騎兵步兵跟著亂軍潰軍直沖中軍,全線就要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