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兩天子之戰(三)(第2/2頁)

這樣一來,墨家優勢的銅炮就沒有辦法有效地轟擊聯軍右軍的主力兵卒。

但成也如此,敗也如此。

這座小土丘擋住了墨家的銅炮,但一旦這座小土丘被攻占,聯軍右軍的支撐點被奪,把炮兵拉上去,步兵守住聯軍的反擊,整個聯軍的右翼就會崩潰。

很顯然,對面聯軍主將的意圖,是通過小丘來做支撐點,掩護其主力不被墨家的銅炮襲擊,然後以小丘做誘餌,試圖打成添油的爭奪戰,以彌補兵力上的劣勢和對射的劣勢。

如果墨家左翼攻此小丘,那麽在小丘反斜面的聯軍步兵就可以發動反沖擊,利用混戰長矛手的優勢,驅趕墨家的步兵離開小丘。

以此小丘為依托,聯軍向小丘右側就是整個聯軍的最側翼了。

墨家左翼主將的進攻計劃,是以前面的推測推斷為基礎的,所以他不可能遂了對面主將的意圖。

在他看來,自己這邊的優勢是炮兵和騎兵,對面聯軍只有八百騎兵,己方的騎兵可以輕易地將他們驅趕走。

小丘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以小丘為主要進攻目標,很可能就會打的極為漫長,至少要反復爭奪到正午才有可能拿下。

拿下的話,可以說敵軍的右翼就徹底崩了,但漫長的爭奪不知道會出什麽變數。

本來左翼不是主力,可左翼的主將和各個旅的旅帥、師長們,卻希望能夠在這場很可能是與中原諸侯的決戰中立下大功,再之後戰功只怕是越來越少了。

上面的命令是試探進攻,看看聯軍的應對,不管是聯軍選擇增兵加固右翼、還是右翼崩潰聯軍退縮,這都是可以接受的結果。

既是這樣,左翼的眾人自然是希望達成一場漂亮的側翼擊潰戰,而不是不斷進攻迫使聯軍分兵支援。

所以,墨家左翼這邊的進攻計劃是佯攻小丘、以側面的騎兵配合快速機動的炮兵和步兵,在側翼發動決定性的進攻,而不是依靠小丘的地勢取勝。

以此計劃為基礎,墨家左翼的部署也就清晰明了。

以三個旅的兵力,在小丘附近集結,佯攻小丘,假裝要爭奪小丘,如果能拿下最好,如果拿不下那麽就在這裏吸引聯軍右翼的注意力,威脅小丘的靠近中軍的一側。

三千騎兵、所有的騎炮、部分旅屬的快速機動的小炮,三個旅的步兵,則在小丘爭奪戰的時候機動到小丘靠近戰場邊緣的一側。

炮兵迅速展開後,騎兵沖擊,步兵跟上撕開缺口,直接從側翼擊潰聯軍右翼主力。

小丘就在那裏,不會長腿跑了,所以只要人沒了,小丘自然也就奪下了。

一旦奪下小丘,炮兵立刻部署在小丘上,轟擊聯軍中軍,左翼兵力在側面展開,將佯攻防守方向打成主攻,成為此戰功勛之首。

如此一來,整個左翼的兵力都幾乎掏空了,只剩下少數的預備隊。但一來熱氣球可以觀察戰場的局勢,敵軍調動可以提前知曉;二來一旦敵軍大規模調動,中軍和右翼兵力優勢更大,到時候也算是完成了調動敵軍的任務。

至少是個完成任務、打的順了則可能是做主力的右翼和中軍要變成配合他們作戰的大功。

他們雖然不是主力,可面對側面的聯軍,依舊有兵力優勢。

兩刻鐘後,小丘方向的戰鬥已經開始。

小丘上此時還沒有聯軍的步兵,但是小丘下準備第一波進攻的四個連隊都知道,聯軍的步兵就藏在小丘的後面,一旦他們接近小丘頂部的時候,他們就會發動反擊。

在熱氣球的觀察之下,聯軍戰場的部署沒有什麽秘密可言。

兩個旅配屬的小炮都已經在小丘下展開,側面已經開始了交戰,後面配屬於整個左翼的銅炮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轟擊小丘。

小丘上現在之所以沒有人,那是因為最開始上面駐守的兩個齊軍連隊在半個時辰的炮擊內已經被銅炮徹底毀掉,現在聯軍不敢把兵力提前拉上小丘,那樣會成為靶子。

只有等待墨家步兵開始沖擊小丘的時候,從反斜面結陣保持完整的陣型在小丘上混戰,讓墨家的炮兵無法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