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兩天子之戰(二)(第2/3頁)

田鞠所設想的九死一生的反擊,必須是炮擊之下堅守住、騎兵和墨家側翼的騎兵僵持不敗,三柳社附近的陣線打退墨家至少四五次進攻逼得墨家展開預備隊,而己方的預備隊這時候還沒投投入戰場,然後墨家的預備隊展開之後進攻受挫被黏在了三柳社,己方的主力行軍到右翼再展開至少三刻鐘時間內左翼不要崩盤且最好能夠發動反擊讓墨家無法收攏兵力集結調動……

所有這些條件都達成,才有可能在右翼有一戰的機會。

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將功虧一簣。

可這也是戰略失誤和妙算失誤之後唯一在戰場上反敗為勝的機會,剩余的不管是圓陣固守還是營壘等待援軍,都是死路一條。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謀者無赫赫之名,勝負早已經在戰場之外決定了大部分,自己這邊只能選擇這種九死一生的反擊手段。

期待著墨家犯錯,期待著己方士氣迸發,期待著適摔下馬摔死,期待著深秋忽然天降大雨……唯有此,方能勝五成。

如果沒有炮兵,墨家面對圓陣營壘,可能要啃二三十日才能啃下來,到時候聯軍諸侯大夫的援軍或許能夠到達,墨家最多也就是斷絕糧道、襲擊援軍,意圖困死他們。

但現在有炮兵,而且對面百余門銅炮,圓陣營壘固守,墨家最是喜歡這種密集陣型下的固守,炮擊一日,可能就徹底潰敗了。

齊侯無能,韓侯無兵,天子一共三千甲,這一場戰役的指揮權也就落到了看過兵書但卻沒有指揮過大規模會戰的田鞠身上。

……

營壘對面,墨家的營地內也開始活動起來。

起床之後的步卒將背包放在營地內收攏起來,解體了昨晚上境界的部隊,各個連隊開始清點人數、集結隊伍。

進攻發起點距離聯軍大約有三裏距離,工兵早已經在前面挖掘好了築壘,炮兵要在隨後展開部署。

工兵需要給炮兵挖掘特殊的陣地,因為銅炮的後坐力如果沒有工兵部署的營地會導致銅炮錯位。

炮兵也不能提前一天就展開,因為要擔心晚上敵軍偷襲炮兵陣地毀掉銅炮。

只有在進攻發起前,步兵集結完畢並且在前沿展開之後,炮兵才能夠展開,然後開始轟擊。

傳令兵命令各部炮擊的發起時間是食時,也就是早晨七點鐘左右,這個時候是以前天下每天兩頓飯時候吃早飯的時間,故而稱之為食時。

炮兵們很喜歡在這樣的天氣作戰,這些年泗上冶煉和鑄造技術的發展,銅炮炸膛的事已經很少了,對炮兵而言最痛苦的莫過於夏日作戰時候的黏土稀泥。

泗上平原區是沖擊平原,上古時候縱橫的河流造就了這裏肥沃的土壤,卻也導致這裏一旦下雨就會拔不出腿。

如今深秋,天幹物燥,炮兵們歡喜無限。

騎兵在側翼展開掩護、一部分步兵在前沿展開之後,炮兵們開始將銅炮驅趕到預先部署的陣地上。

軍官們大聲呼喊著口號,炮手們按照操練的動作,迅速調整炮口,用量角器和垂墜調整銅炮的角度,打開用桐油紙包著的火藥包或者火藥桶。

壯漢們將沉重的鐵丸子從馬車上搬運下來,堆積在一起,與火藥堆放的位置間隔開。

操炮手按照軍官的指令做最後的角度調整。

右翼的五十門銅炮的任務,是對轟掉對面聯軍的二十門銅炮,占據優勢之後再轉去轟擊步兵。

構築好的炮兵陣地前有步兵掩護,還有幾門裝滿了鐵砂的小銅炮防備對面的騎兵反擊。

騎兵在他們的右側展開,也不著急先攻,在前期只要保證對面的騎兵不能對己方的步兵和炮兵造成威脅就好。

炮手們忙碌的時候,輔助的炮兵取來了木炭,在下風向點出火盆,將鐵釬子插入到火盆當中,一會戰鬥激烈需要速射的時候,需要用燒紅的鐵釬子插火門,這樣可以省去塞火繩的時間。

進了醋水的毛刷子和很漂亮的木桶都已經準備就緒,軍官們等待著中軍那邊開火的硝煙。

大約剛剛到食時,中軍那邊的火炮開始轟擊,推遲的命令沒有下達,右翼的炮兵們便開始點火。

火藥爆燃的轟鳴擾亂了清晨的安靜,沉重的鐵彈越過前面的步兵,落在了嚴陣以待的聯軍軍陣當中。

射擊之後,炮手們按照軍官的命令開始調整角度、校正方向、減填火藥。

對面的聯軍火炮沒有選擇對射,因為他們知道不論是準度還是數量,都不如這邊,所以聯軍那邊的策略,是在被徹底壓制之前,猛轟墨家的步兵和騎兵。

大半個時辰之後,適掏了掏被震的有些嗡鳴的耳朵,觀察著右翼三柳社方向的情況。

一個多小時的炮擊效果非常好,明顯可以看到右翼三柳社那邊的聯軍銅炮已經選擇了後退,沒有選擇硬頂在正面,而是退後到墨家的炮兵很難夠到的地方,徹底放棄了己方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