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奇功(上)

並非所有泗上的軍種都是呆若木雞,譬如正從左翼悄悄渡河的三個輕騎兵連隊。

泗上的輕騎以富裕農夫為主要兵員,一部分中層軍官也都是從趙地和胡人作戰前線回來的。

他們的馬術很好,個人技巧也不錯,但終究比不上呆滯一些的泗上武騎士,也就是那些紀律性更強些的沖陣重騎。

正面渡河開打的時候,三個連隊的輕騎已經從別處繞過了河流。

馬可以遊泳,輕騎也不標配火槍,他們的任務是在側翼威脅齊軍,使得齊軍難以展開更多的兵力。

三個連隊的輕騎可以迫使至少七八百人的齊軍防備側翼而不能加強正面,齊國的騎兵不多,這就需要更多的步兵來加強側翼的防守。

帶隊的副旅帥接到的命令和任務,只是牽制。

但他卻注意到了一個完美的、很適合輕騎的戰機。

齊軍的四門大炮就側翼的一座小丘上,在這裏死守的齊軍一共也沒有幾門炮,小丘上的炮兵指揮官應該是在泗上求學過的貴族,選擇的位置很科班,正可以轟擊到渡口浮橋處,又處在側翼步兵的掩護下。

三個騎兵連從側翼出現,給齊人帶來的一定的恐慌,但此時還只是遠遠地對峙。

副旅帥用望遠鏡觀察了一下對面的情況,那四門閃亮的齊國銅炮就像是一個擺在魚面前的餌,明知道可能會有魚鉤,卻仍舊讓這些趙地出身的騎兵軍官們心癢難耐。

觀察了一陣,確定如果貿然沖擊,就算沖上去,怕是也會得不償失。

小丘下的步兵嚴陣以待,大約有三個連隊的齊軍步兵,炮兵陣地附近還有大約半個連隊的齊軍。

這一次上面的決議是正面渡河,構築陣地後正面突破,側翼只是派出了戰場機動性很好的輕騎兵策應。

配合輕騎兵作戰的步兵還在後面,他們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渡河。

如果等一等,等到步兵跟上,倒的確有機會在損失很小的情況下搞掉齊軍的那四門銅炮。

副旅帥又看了看正面浮橋處的戰況,時間卻有些不等人。

浮橋處,泗上的炮兵正在渡河,前面的步兵在齊射之後反沖擊成功,驅趕了前來驅趕他們的齊軍。

齊軍的四門銅炮利用在小丘上的位置優勢也在開始轟擊浮橋外的泗上步兵。

副旅帥確信齊國已經沒有騎兵了,若不然自己這三個連隊的騎兵在左翼如此顯擺,齊國肯定是要派出騎兵來驅趕他們的。

因為有這麽一支輕騎在側翼活動,齊軍就只能擺圓陣固守了,難以做出有效的反擊。

他沒有貿然沖擊,又仔細觀察了一下戰場的局面後,和那幾個連長們商量了一下。

現在沒有戰機和漏洞可鉆,但他覺得可以找機會制造一個戰機或者漏洞。

現在他們這三個連的騎兵是死的,只是策應,在沒有步兵配合的情況下很難突破堅守的齊軍。

就像是平原決戰上輕騎的突襲一樣,在陣型對抗的轉換移動中抓住戰機忽然沖擊側翼;和敵軍側翼嚴陣以待的情況系在距離很遠的地方發起沖擊,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人數上墨家這邊有優勢,而且優勢很大,所以這三個連的任務如果只是牽制的話,其實就是立下了大功。

三個連的騎兵,牽制了至少八百人的齊軍步兵,使得他們不能有效地參與反擊。

牽制者和被牽制者都是死的數字,雖然有益於大局,可是卻沒有什麽實在的戰功。

副旅帥指著齊軍陣地的更側後的方向道:“如果我們在那裏沖擊一次,能夠誘使小丘下的齊軍步兵朝那邊移動,便可以制造出一個破綻,利用我們的速度,在調離了步兵之後沖上小丘,搞掉那幾門銅炮。”

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後,幾個連長也是躍躍欲試。

大致看了一下,似乎這個想法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但風險也很大。

側後方有一處齊軍陣型的薄弱處,那裏正有齊軍一個連。

如果能夠發動沖擊擊潰那個連隊,作出要沖擊陣中斬將奪旗的態勢,炮兵小丘下的齊軍很有可能會選擇向側後移動。

倒不是為了追上這支騎兵,而是要切斷他們的退路,讓他們被圍在陣中,從而擊潰他們。

一旦他們開始調動、轉向、行進,那麽己方便在合適的時間退回來,利用速度繞開這支動起來的步兵,一鼓作氣沖上小丘,毀掉那四門銅炮。

風險就在於沖進去後,陣型還能不能保持、會不會有人擅自沖的太往裏以至於真的被困住。那樣的話,退不出來,很可能三個連隊的騎兵就撤掉報銷了,被步兵切斷了退路,四面合圍,又無法施展開速度,那就不是主觀能動性的戰功,而是擅自沖鋒導致的大敗,就算活下來也是要被審判的。

此外就是沖進去後,退早了不行,那樣調動不起來;退晚了也不行,那樣會被困在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