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功名險中求(上)(第2/3頁)

說到這,她想到了一件事,看著一只眼帶著眼罩的幼弟,嘆了口氣道:“可惜了。腳下的大地是圓的這件事,好像用不到非要繞著大地轉一圈了。經度可測,越往北每度的距離越小。大地肯定不是平的,而是個球。”

在場的幾個人沒有一個相信大地是平的,庶歸田琢磨了一下,問道:“姐,你們那種測經度的手段,能用在船上嗎?”

庶君子立刻搖頭。

“用不了。就算有望遠鏡,可太歲星的月亮太小,稍微顛簸便看不到,而且還要算呢,總是很麻煩的。不過要是靠岸在陸上,是能算出來的。”

家人這才反應過來,連聲問道:“你還要出海?”

庶歸田理所當然地點點頭道:“當然要。待天下歸一之後,我可能要常去海上,打完仗了,總得生活。”

母親嘀咕道:“你現在的錢,也花不了了。”

這種錢都是用命換來的,當初一起出海的人,只回來了三分之一,這還是做足了各種食物後勤上的各種準備。

當然獲利也多,不說日後庶歸田所言的商會的二十分之一的那些人均分的股份,便是這一次五分之一的黃金歸屬他們平分,也是一筆巨額的財富。

庶歸田聞言嘁了一聲道:“誰在意錢多錢少啊?天下如此之大,將來史書上總要記上一筆,我庶歸田也參與過第一次遠航到印度的壯舉。將來航海行商之人,必要記住的。”

“只不過……這次我就是個實習生,人們記住的多是我們的船長和墨者代表,卻記不得我。”

“我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得讓人記得住的。錢嘛……我還真不在意,因為我不缺啊。”

他看了一眼一直在家的二兄,說道:“二哥,要不你去登記下,我給你找個去南海的事做?只要肯玩命就發財多。我在那邊又不少的同窗。”

庶俘越搖頭道:“還是算了,我在家挺好的。再說我去了,你嫂子侄兒怎麽辦?我才不想去呢。村社有去的,既有發財的,也有得病死掉的。”

庶歸田撇嘴道:“我早就說,當初巨子給咱們起名字的時候,咱倆應該換換。”

他又看向庶俘羋道:“哥,我走之前,就聽說巨子有意去尋找他兩位夫子說的產硫磺、金銀、和銅的一處地方。而且距離咱們並不遠,找到了嗎?”

庶俘羋點點頭道:“自是找到了。就離著駒麗不遠,過了海就是。不過那裏……可不像是你們這次去的富庶地方。”

“那裏的人還在用石頭呢,連刀耕火種都算不上。拿著璆琳珠子去了,換回來一堆陶盆,誰願意去?”

“倒是留下了一個連隊的人在那,靠著海邊紮了個小城。招了一些齊地的逃亡之民,人也不多,三五百人,去了那邊。”

“商人又不願意去,只能是去找金礦銅礦硫磺之類。可就算找到了,這開采也是個問題。”

“船隊繞著海岸走了很遠,聽說是很大。有些部落手裏確實有些金子,都是些水中撿的吧大約。他們可不會淘金。聽說過一陣還要再派人去找礦。”

“其實只要找到金礦銀礦銅礦,哪怕是硫磺礦,只要有人采就肯定多。可就是沒人啊。”

“你問這個幹什麽?”

庶歸田一拍手道:“幹什麽?這是史書留名的機會啊!哥哥!”

“你想想,當年番禺城,八百個人啊,八百個人就把番禺城給拿下了。番禺城再差,還有銅器。你說那島上有什麽?部落夷民還在用石頭呢,還在上古之時炎黃之前的模樣。”

“只要有手段,三百人足以縱橫那麽大的島上。”

“部落之間,必有廝殺。炎帝黃帝還打過仗呢,我若帶著人上了島,不用太多,三百人足以作出一番大事。”

“沒人開采?簡單了,當年泗上初創之時是怎麽做的?各個村社輪流派人服役去采礦挖渠啊,難不成泗上能用,那裏便用不了?”

“偌大的島,總歸有個幾十萬人,那還有不能開采的礦?現在硫磺、金銀,還有銅,那可都是急需的啊。”

“你想想,不需要多少人,三五百人,外加一些會采礦探礦的工匠,足以。巨子既說他的兩位先生知道那裏有,那裏自然有。這麽大的功勛啊……”

說起這個,庶俘羋踉蹌著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你能想到了,上面能想不到?不是這麽簡單啊。”

“我有個在先登營的朋友參與了第一次探險,這裏面的事很多,可不是你想的那麽簡單。”

“我就問你一句,九州的地還種不完呢,淮北江南有的是土地,尚且還沒有人去呢,誰會冒著死的危險往島上跑?”

“還不是為了金銀?可為了金銀,金銀銅挖出來,必然是要上面管著呢,不可能私人隨便挖,而且就算去挖你得有種糧食的吧?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