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亂前夕(三)(第2/2頁)

硝石、鹽、芒硝,這三種到底如何配比,實在是個關鍵。

那方士沉聲道:“取一定額的罐子,盛裝下相同的硝石、鹽、和芒硝,我稱重之後,發現他們的重量並不一樣。這正是《解三十問》中的第一問,六齊之法。”

“多次稱量,我發現硝石最輕、鹽次之、芒硝最重。而比例便是七十八、八十一、一百。”

“如此,那麽這個問題就簡單了。諸位也都學過九數,有方程求禾之問題,與之一樣。”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鬥;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實三十四鬥;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實二十六鬥。問上、中、下禾實一秉各幾何?”

勝綽聽到這裏,拍手大贊道:“妙極!妙極!這就是個三元方程,只需要測量出你從火藥溶水中析出的那些硝石的重量,便可知道硝石、鹽和芒硝的多寡!”

到了這一步,在場的每個人都已經明白,火藥中最為奧秘的硝石、鹽和芒硝的配比數量就可以知曉了。

芒硝吸水,天下方士真正研究過火藥一物的都知道,這也是他們配比的火藥總是不如泗上火藥威力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剩余的殘渣極多不少,芒硝吸水性的結晶水也會讓火藥很快板結。

在場的人精通方士手段的少,可論及九數,卻是君子六藝之一,既為君子,誰人不會算個三元一次方程組?

到這裏就已經是九數常例中的上禾、中禾、下禾的問題了。

方士沉默片刻,說道:“可我測重之後,卻發現個問題。如果火藥真的有鹽、芒硝和硝石,那麽這個三元方程就是無解的。”

“因為我算出來的鹽和芒硝的數量,是負的。負的在九數中可以存在,但在天下現實中無法存在。”

“除非……那裏面沒有芒硝,也沒有鹽,這才有可能。”

“墨家常言,九數和幾何勾股不會騙人。”

“那麽算到這一步,只剩下兩種可能。”

“要麽,九數是可以騙人的。”

“要麽……是墨家在騙人——火藥裏,根本沒有鹽,也沒有芒硝!只有硝石!”

在場諸人已經被這手段的運用所震驚。

沒有人懷疑火藥裏不含芒硝,因為墨家要的太多了,而這東西又似乎根本沒用。

芒硝很多鹽堿池中都有,墨家的《蒸煮析鹽之天志解》中介紹過溫度和溶解度的關系,解釋了一下怎麽樣才能將各種不同的硝、鹽、堿等煮出來。

他們並不知道那些看似運入火藥作坊的芒硝,實際上被用在了生產韌皮紙、璆琳、瓷釉等行業。

這是一個大騙局,本來思索火藥到底是怎麽回事的人就不多,而剩下不多的思索的人中有要考慮人心:芒硝並沒有什麽用,墨家為什麽還要花錢從別處收購?除非是火藥的配方。

方士一開始也沒有懷疑,他只是想到了“禾出米”的問題,將繁復的原料分為水溶和不溶,然後再利用九數之中的三元方程解出答案。

可他卻算出來兩個負數,這顯然不對。

如果相信九數不會騙人,那麽便是墨家在騙人,火藥裏根本沒有鹽和芒硝。

到了這裏,勝綽已經不懷疑那一堆火藥的真假了,他確信這方士已經得出了火藥的正確配方。

果然,那方士接著說道:“其時我也只是懷疑。然後我又取了那些火藥沉在水下的那些東西。”

“丹砂……我等方士自然熟悉。硫磺可燃,丹砂可以煉水銀,方士皆知。我先假設裏面真的有丹砂,然而結果就是,我一點水銀都沒有煉出來。”

“墨家所著的《氣亦沉重說》中說,物在天帝創世、伏羲開天之時就已經存在,不可多也不可能少。那麽,既然沒有水銀,也就是說,那些裏面根本沒有丹砂。”

“我又取了一些,只是點燃。陶土不可能燃燒,若是裏面有陶土,那麽很顯然不可能全部燒的幹凈。所以我知道,裏面也沒有陶土。”

“到了這一步,我已經確信,墨家一直在騙諸侯。於是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找了許多弟子侍從,一同從墨家所有的書中找一樣東西……墨家是否親口說了火藥一定需要那九種物質?”

“然而,沒有。墨家不說謊,這是他們的義。”

“但是在有些事上,他們會說部分真話。從始至終,墨家都沒明確地說火藥就是九物化合,只是一些傳聞、和根據墨家運往作坊的原料推測的。”

“所以我猜測,這火藥……恐怕根本沒有那麽復雜。”

“大繁至簡,正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