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士為知己者死(中)(第2/2頁)

這時候大帳附近都亂了起來,幾名田慶身邊的死士也沖到了田慶身邊,可終究公子午的人更多。

這時候解釋也怕來不及,又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一人見那兩名死士都已被殺,便高聲贊道:“公子身邊的勇士,皆如反鬥!”

這是一句贊揚的話,至少聽上去是這樣的。

各國都有國君身邊的精銳近衛,但各國精銳近衛的名聲不同。

如楚之車廣,那是戰場的近衛軍,在難解難分的戰場上投入以便扭轉戰局的。

如趙之反鬥,那是最為勇猛的貼身侍衛,因為趙國出現過豫讓刺殺的事件,也出現過趙子錘死代王的事,那件事之後,趙國的近衛勇士稱之為“反鬥”。

反鬥一言,聽上去正是極大的贊美,說公子午身邊的勇士,像是趙國的反鬥一樣,近身格鬥勇猛無雙。

說者有心,聽者有意。

田慶本就有疑,這兩個人是最不可能刺殺自己的人,換句話說想要刺殺有的是機會,何必非要到今日?

況且之前幾次和公子午密商,這兩人也曾在外守衛,那時候若行刺殺之事,無人能擋,何苦今日?

剛才那死士死前的微笑,也讓田慶有所不安。

這時候聽到自己那邊的死士用“反鬥之勇”來稱贊公子午身邊的人,他頓時醒悟過來,剛才大帳內那幾個遇亂時候身手敏捷的奴仆也讓田慶登時聯想到了一起。

反鬥是稱贊。

可反鬥是怎麽來的?

是趙襄子殺死代王的時候,身邊的勇士猛士假扮成奴仆,酒酣話熱的時候,用乘酒的鬥活生生錘死了代王,從而才用“反鬥”作為近衛的稱呼。

若是平日,這樣的誇獎田慶不以為然。

可今日,這誇獎卻如同情景再現,田慶余光掃過,見之前的那幾個斟酒的奴仆此時都站在公子午身邊,哪裏還有懷疑。

他已經明白過來,田午這是動了殺心,只怕自己的死士看出了問題,這才用這樣的計謀來提醒自己。

若不然萬一不是,那些死士必是擔心自己和田午之間的關系,到時候萬一田午繼位便要不好。

齊國這樣的國君有過先例,當年僖公繼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挖掘了當年和自己做公子時有過矛盾的大夫的祖墳。

田慶的祖墳田午肯定不會挖,但若是有了不信任等到田午為君也確實難說。

他轉念之間就想了許多,如何不明白如今的情勢?

心中又想,今日事怕是田午有備而來。

看看四周,自己身邊的死士也就七八人,田午身邊不知多少,真要是翻了臉自己也必然無幸。

“你既不仁,休怪我不義!”

田慶也知道,自己殺死了田午也沒有什麽好果子吃,因為總不能把見到這些事的人都殺完,到時候又說是墨家動的手,只要有人活著這事就瞞不住。

到頭來自己以臣弑公子,而且所帶之兵又是臨淄人,作亂都無獲勝的可能。

可事已至此,已經顧不得考慮太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田慶殺心頓起。

他悄悄沖著死士做了一個手勢,那表示他已經明白,然後立刻大笑道:“今日若非公子身邊的……”

一邊笑著似乎要稱贊,一邊靠近到了田午身邊三五步之內,田午這時候還處在一種茫然驚慌的狀態之中,並不知道該怎麽辦,也完全沒懂剛才是怎麽回事,也完全不知道這時候怎麽做才最有利於自己。

至於田慶死士的那句話裏有話的誇獎,他只當是真心實意,慌亂之下也沒有多想。

田慶笑聲中已經靠近,心道:“今日事,我若直接和他搏殺,我身邊人手不足,必要被他所害。”

“他既年幼,此時必然驚慌。陰謀提前規劃他可以做好,可是臨近應變卻遠不如我。”

“如今之計,只有先擒住他,方可有一線生機。若不能生擒,便只能將其殺死,那樣我雖必死,他卻也活不成!”

多年貴族陰謀和二十年間田氏多次的宮廷政變所磨礪出的、積累出的經驗,讓田慶成為了一個真正合格的貴族,一個處事不驚搞陰謀政變不止靠提前預計的貴族。

轉瞬間判斷了局面,借著笑聲的掩護和假裝根本不知道田午陰謀的表情,靠近了田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