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濟水之戰(三)(第2/2頁)

如果墨家沒有火炮,山丘下那邊空地並不是很重要。

但因為有了火炮,可以超越三百步的射擊距離,山丘下被十三旅突破的空地就極為重要。

若是他作出在山丘下立足、用火炮反擊齊軍炮兵、以被攻破的山下營地作為支撐點包抄兩翼的態勢,山丘上的齊軍一樣也會緊張不安,未必需要讓十三旅拼死去攻山丘。

現在十三旅的進攻,只是為了調動齊人火炮的轟擊方向,為炮兵的展開爭取時間……換一句難聽的話,精銳的十三旅現在是炮灰,而且是精銳的炮灰,若非精銳不能起到吸引齊軍的效果。

現在十三旅身後的兩翼尚且還在焦灼地廝殺,十三旅距離齊人火槍弓弩的攻擊範圍還有一百五十余步,傳令兵的快馬奔馳而去,應該足以在第十三旅展開攻擊之前將命令傳到。

看著手下的傳令兵,六指再次下令。

“讓兩翼的第十一、十二旅,繼續和齊人交戰,不可後退,繼續焦灼。旅屬的十五門炮準備轉移,一旦第十四、十五旅抵達第一道營壘的位置,立刻跟上。”

“傳令讓第十四、十五旅,加快步伐,不需要保持戰鬥陣型,在營壘處重新整隊防禦。”

“讓那些步騎士出擊,作出威脅兩翼的態勢。”

傳令兵迅速離開,六指盯著遠處已經奔馳了百余步的快馬傳令兵,心中也有些焦急。

十三旅是師中的精銳,如果真要用他們來為全局考慮,莫說是十三旅,就是全師都可以拿出去。

但現在適的命令只是吸引齊軍的注意,吸引齊軍的注意未必非要十三旅去送死。

就算他們足夠精銳,仰攻山丘,在沒有炮兵支援、後續的旅沒有跟上的情況下,很可能失敗潰退,萬一齊人趁此機會奪回了第一道營壘,那反而對於全局大為不妙。

通過觀察旗幟,六指確信齊人已經開始朝右翼支援,但是支援的力度如何?是否為南線創造出了戰機這還難以確定。

山丘上,被加強的第十三旅在鼓點中默然前行。

旅代表持劍站在第一列,身上的劄甲和頭頂鐵盔上高聳的雉羽不是為了顯示他們的地位,而是為了起到一個全旅表率鼓舞士氣的效果。

也一樣,這將是隨著火槍的普及傷亡率最容易被集火的特征。

墨家有貴族,但都是背棄了原本身份的貴族,所以對面的敵人不可能講求什麽貴族精神,從而作出面對敵方主帥因為爵位比自己高而虛引弓三下不射的貴族舉動。

鼓聲陣陣,全旅上下都看到了山坡上的局勢,不時有炮彈落入陣中,軍中的年輕人多數識字,也都明白自己這一次的進攻將是多麽危險。

但是,軍令如山,墨家講紀律,沒有退兵的號角,便要做到“赴湯蹈火、死不旋踵”,尤其是旅內墨者的比例是全師最高的,而“為利天下、死不旋踵”又是成為墨者所必須的條件。

軍中墨者的比例越高,戰鬥力越強、越守紀律、越不容易崩潰,這已經是一個共識。

之前的廝殺和前進所遭受的炮擊,讓第十三旅已經損失了百余人,這還沒有崩潰,並且能夠在行進中自動補齊被齊人火炮轟出的軍陣缺口,明知山上危險重重依舊沒有心生退意,僅憑這幾點已經算是天下精銳。

旅帥在後壓陣,旅代表在前領軍,士卒們沉默地向前不發一言,給齊人帶來的壓迫感也就越大。

越來越近,當已經走到了距離齊軍的弓弩手還有百二十步距離的時候,傳令兵終於上氣不接下氣地將命令傳到。

旅帥閉上眼睛,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睜開眼睛的瞬間即刻喊道:“全旅!止步!火槍手前出,交替掩護後撤!”

身邊的笛鼓手迅速變幻了吹奏的節奏,鼓聲急促了一陣,之前如山一般沉默行進的士卒立刻頓足,高喝一聲,就在距離齊人大約百二十步的地方挺住。

又是一輪齊人火炮的射擊,這一次的距離足夠近,四十多人被炮彈直接砸死,但卻沒有因為忽然的停步和交替後退的號角聲而導致潰敗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