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虛一實(第2/3頁)

齊軍陣重,一旦移動,就可能會出問題。齊國的炮兵一旦受到轟擊,也不敢部署的太靠前,那個齊人的旅如果不移動就要阻礙火炮的部署。

不過炮兵指揮官給出的位置,其實已經很靠近齊軍的前線營壘了,也就是說這需要步兵冒著山上九門火炮的轟擊,從左側進攻牽制齊軍為炮兵的部署展開爭取時間。

如今各國都開始有了奇奇怪怪各式各樣的銅炮,義師之前打仗還從未被別家的火炮轟擊過,畢竟之前只有轟擊別人的份兒。

雖說常年嚴苛的訓練,又崇尚紀律,但是第一次面對火炮的轟擊,步兵肯定會承受巨大的壓力。

六指思索了一下,便將自己師中最為精銳的第十三旅放在了第一波進攻為炮兵爭取部署時間的方向。

這十三旅是師中的絕對主力,各項考核向來都是上上。

六指也知道,拿下山坡前的營壘,只是打開了攻取山坡的通路,並不是決定勝負的時候。

但只要能夠給炮兵爭取到時間,讓他們前出展開壓制齊軍的火炮,那麽後續己方的步兵就不會受到齊軍火炮的轟擊,那些非是最精銳的旅也一樣可以在第一次上戰場的情況下打出足夠好的戰果。

調動完畢,六指將十二門射程長的、非配屬在旅中的銅炮集中起來,隨時待命。

工兵緊隨其後,一旦炮兵開始部署,他們需要用鐵鍬和鐵鎬構築炮兵的陣地,從而為之後山坡下的反復爭奪做好準備。

剩余的炮,則分為兩組,全都分配到了前線,集中起來,先和齊軍第一道營壘前部署的四門銅炮對轟。

步兵已經開始整隊,在炮兵之後安靜等待。

齊軍營壘前的四門火炮已經開始轟擊,距離還遠,幾枚鐵丸子在幹燥的地上彈了幾下後,飛入了第十三旅的陣列之中。

一名第一次上戰場的士兵運氣有些差,左腳被熾熱的鐵丸直接砸碎,倒在地上嚎叫。

鮮血滿地,連隊中的人立刻按照平時訓練的那樣將這個士兵擡出,後面還有醫生接應。

身旁的人仿佛沒有看到那些濺出的鮮血,沉默無言地補到了那名士兵所在的位置。

陣前,八門隨師旅行動的銅炮也已經部署完畢,與側面的七門形成一個夾角。

年輕的炮兵們拿著推杆、擦拭內膛的醋絨、調整角度的量角器在閃亮的銅炮前有條不紊地裝填著。

觀測的軍官確定每一門炮都調整好之後,下達了開炮的命令。

二百多步的距離,對於這些口徑很小的銅炮而言已經算是極限,基本上能否命中都是靠運氣。

但在運氣之外,還可以靠計算和經驗,讓打中目標這個算是很運氣的事幾率更大一些。

轟轟幾聲,十五門大炮同時開炮,鐵丸的落點很靠近齊軍的炮兵,但只有一枚砸中了齊軍銅炮的車架。

對面齊人的炮兵緊張起來,原本他們要轟擊步兵的,但面對著墨家火炮的轟擊,只能調轉炮口,想要對轟。

然而終究還是慢了許多,剩余的三門炮開了一次,炮彈距離義師的炮兵很遠,齊人根本來不及調整角度,而且也並沒有各種提前的數學計算的支持,只是憑借經驗。

他們倒是想跑,可是又不能跑,若是他們跑了,營壘前的步兵就要立刻承受義師火炮的密集轟擊。

可對轟幾輪之後,齊國在營壘前的四門炮只剩下了一門,大概終於是接到了命令,炮兵放棄了大炮,向後退卻。

六指在後面觀察著之前的對轟,遠處傳來的炮聲那是別的師也在和齊人對轟,現在炮聲不再對稱,看來全線前沿的齊軍炮兵都已經撐不住了。

如今那十二門口徑稍大一些的銅炮已經在車架上準備就緒,工兵們也正在和炮兵的指揮官溝通一會如何構建陣地,前線的對轟也已結束。

六指卻不忙,他確信,現在齊軍主將一定看不明白義師到底想要幹什麽。

按說,如果想要打開缺口,那就應該把大炮集中起來猛轟一處。

而現在義師各個旅配屬的小炮都分配在陣地之前,直接歸屬於各個師指揮,分散轟擊,只是先打擊齊國的炮兵。

六指想,這在齊人主帥看來,義師是準備在全線慢慢推薦,緩慢壓縮,利用炮兵的優勢,一點點的推進。

這應該是齊人主帥所喜歡的,因為這樣的推進速度很慢,而且可以不斷收攏前面潰敗的士卒,將後面的士卒頂替上去,不斷交戰在第一道營壘前添油交鋒。

這樣做的好處,便是義師的損失會小很多:炮兵推進,轟擊齊軍營壘和方陣,步兵等炮兵轟擊一個時辰,再慢慢推進,將打開缺口的齊軍向後趕。

這種欺騙,正是適之前命令兩個師展開後,歸屬於旅一級的小炮不集中的原因。

這樣的話,齊人覺得,這一戰義師雖然必須要獲勝,但獲勝的損失一定要小,不能在這裏死戰:因為臨淄軍團尚且還在,那才是齊軍的主力,如果在這裏損失太大,這一戰就算獲勝在戰略上也已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