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求險於求穩(第2/2頁)

幾個師長紛紛點頭,適問道:“你的意思呢?”

六指手指指了指在成陽東北、平陰以南的幾個城邑道:“如果可以確定魏韓聯軍在成陽並無太強的力量,我們可以做出佯攻成陽的態勢,抓住機會……野戰擊潰平陰大夫,再轉身去打成陽。”

眾人深吸一口氣,都覺得這個想法有些過於大膽。

如果勝利,自然是妙計。

但如果有什麽意外,就會很不利。

從平陰到成陽,也就是後世出阿膠的平陰到菏澤,都沒出省界,也就二百多裏路。

這地界還是齊國的土地,如果一旦有什麽意外,或者說形成了焦灼,魏韓聯軍和齊國其余城邑的援軍支援,也就七八天之內就能趕到。

野戰倒是不怕,就怕這兩支軍隊會和之後,向後跑。這在齊國的內線,他們逃走的速度肯定快,墨家義師到時候又是外線作戰,行動後勤等因素下,有可能追之不及。

追之不及,潰兵收攏,實際上對於齊國並沒有太大損失。

而如果選擇等到齊平陰大夫和魏韓聯軍會和於成陽,那就是甕中捉鱉。

當然,聯軍會和之後,墨家要保證武城方向的安全,必須要快速擊破成陽,到時候強攻之下,損失也必然極大。

但是從墨家的攻城手段上來看,攻下來不成問題。

適皺眉考慮了一下,六指又道:“如果魏國幹涉的決心不那麽強,其實我們如果能夠在平陰和成陽之間擊潰平陰大夫,那麽魏國其實就可以選擇媾和了。”

“就算不選擇媾和,魏韓聯軍加在一起,也就兩萬多人,大梁方向的主力都在陳地和楚國對壘,成陽方向的魏韓聯軍也做不了什麽,最多也就是觀望。我們輸了咬我們一口,我們贏了便會老老實實。”

“這樣,我們如果能夠在濟水殲滅平陰大夫,那麽主動權就完全握在我們手中了。”

“到時候平陰主力被殲,長城因為當年三晉伐齊被拆,齊國無險可守。”

“到時候,我們想攻以逼齊國退兵也行;想要借武城、費等地引誘臨淄主力和我們換家,讓他們覺得我們主力在外從而長驅直入進入沛地從而圍殲他們也行。”

適盯著地圖看了一陣,點頭道:“嗯。如果平陰大夫和魏韓聯軍會師成陽,那麽縱然我們攻下了成陽,因為是攻城戰,可能也要修整半個月之久。齊國各個城邑會有更多時間準備。”

“但如果在濟水殲滅平陰方向的齊軍,那麽平陰方向的城邑齊人無兵可用。我們可以迅速越過長城,直逼臨淄。也可以選擇從平陰南下,攻破梁父、泰山一線,從而切斷齊軍臨淄主力的退路。逼著他們和我們決戰,一舉削弱齊國。”

“關鍵就是……”

適的目光盯向了地圖上濟水一線,如今大野澤還在,南濟水和北濟水在此合流,加上夫差修建的菏水運河,如果能夠在濟水獲勝,的確可以直接威脅到齊國的腹地。

長城防線因為當年公孫會之亂被三晉強制拆除,齊國平陰一失,臨淄也就岌岌可危。

到時候戰略的主動權的確就握在自己手中了。

得到平陰,齊國不管敢不敢賭換家,那都無所謂了。

敢換家,義師回撤,征召退役義師,足以守住墨家的腹地,到時候切斷齊軍退路,齊國一下子損失了大部分的兵力……

就憑著齊國現在的政局,田氏一族如今內部和當年趙籍臨死之前的局面差不多。一旦弄出來這麽大一場失敗,齊國必然內亂。

齊國一亂,東海方向越國南撤之後的局面,墨家想怎麽控制就怎麽控制。

不得不說,六指的策略過於大膽,這等於是要求平陰那邊出兵之後,墨家要在七八天之內與齊軍決戰,從而杜絕齊國其余城邑大夫援軍的可能。

但是,獲勝之後的好處也極多,各方各面都可謂是優勢極大。魏韓聯軍也就是個打醬油的,和齊國會和會增加墨家的壓力,但若不會和,就憑他們那點人,只要墨家主力不全軍覆沒,他們就算不媾和也只能搖旗呐喊。

這必須要情報部門的全力配合,確定平陰方向出兵、齊國臨淄的大軍已過泰山汶水的時機。

也就是說,要做到讓齊國以為自己取得了主動權,在各個方向都已經展開,無法重新部署的時候,選擇出兵時機奪回主動權。

關鍵就是這個時間差。

從圍成陽開始攻入濟水算起,到濟水野戰,破平陰,至泰山、梁父山一線威脅齊臨淄主力後路這一系列的動作,可能最多只有一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