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第2/3頁)

十幾個人被拉到了街市中心,行刑之人將繩索套向了那個中年人,一名貴族站出來訴說了一些這些人的“罪行”,中年人仿佛沒有聽到那些話,嘴角依舊帶著笑容。

當貴族最後的沒有絲毫力量的嘮叨結束後,中年人將頭伸向了即將把他的頭用馬車拉斷的套索,然後笑眯眯地看著不遠處的貴族。

當手腳也分別被捆住的時候,中年人忽然問道:“哎,你們知道嗎?泗上議政定法,剛剛取締了僥、車裂、腰斬和肉刑,但是死刑並未取締。”

只是簡單的一句話,那些從各處逃亡到武城的貴族們渾身一顫,中年人卻不再搭理這些人,而是沖著那些圍觀的民眾喊道:“民眾們……”

當他剛喊出三個字,在遠處的貴族立刻跳起來,用極為緊張和焦躁的聲音喊道:“行刑!行刑!別讓他喊出來!別讓他蠱惑賤人!”

堅韌的馬鞭狠狠地抽打在馬匹的背上,伴隨著幾聲嘶鳴,中年人的身體被分為五塊。

那些之前雙腿一直抖動的年輕人看著裂開的中年人和地上還在蠕動的內臟,回過頭沖著那些民眾彎腰說道:“我剛才雙腿抖動,不是害怕,這的不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抖,你們不要以為我是怕死啊!”

然後他搶在了排在前面的一個人之前,先把頭伸進了套索,閉上了眼睛……

……

行刑之後,貴族們齊聚,面帶憂慮之色。

“民不可用,武城恐難守。”

“墨家已經發聲,禽滑厘宣告墨家承認公子巒之政,並要履行非攻之盟。”

也有人道:“齊侯已然決定出兵,魏侯也說要出動武卒……如今魏人雖未動,可齊人已動!”

“如今你們也看到了,此事已不可解。若依新政,你我封地俱無,與庶民何異?不若拼死以搏。”

“齊人來,便歸齊,只要保我等封地。魏人來,便歸魏,只要保我等封地。”

“武城不可棄,若棄武城,你我皆無兵卒,只身逃亡,縱然齊魏出兵,你我又憑什麽還有封地呢?”

“野外決戰,又難敵那些暴民。只有用連坐之法,困守武城,以待齊人之援。”

“齊侯已命梁父大夫星夜來馳,農兵兩萬,不久即能抵達。”

“魏成陽之師亦不久遠,齊國大軍正集於臨淄,兵車千乘、勇士萬千。”

“墨家雖強,亦不能敵齊、魏聯軍!只要守住武城,便如當年公孫會之守廩丘,守住廩丘,他才得以投身於晉為廩丘大夫,仍封廩丘。”

“守不住武城,你我無兵、無地,惶惶如喪家之犬,到時候齊魏便奪回城邑,難道還能夠分封於你我嗎?”

眾貴族也知道事到如今,除了死守之外竟無別的辦法。而且如今之事,你死我活,真要是武城被破,他們都要死。

今日的行刑,本想著是示威於民,讓民眾不敢輕動,卻不想民眾雖然不敢劫持法場,但是卻高呼那些人是君子。

指望這些人自發的守城?

真要是大軍圍成,只怕這些今日不敢劫持車裂行刑的民眾看到城下萬軍聚集,便來了勇氣,打開城門也未可知。

當年武城一戰,墨家破城之速駭然天下,如今只能加固城墻,以為死守。

現在墨家並沒有出兵,因為只是在履行非攻之盟,可是一旦齊人出兵,以墨家言必行的一貫形象,也必然會出兵。

好在善於攻城的墨家現在還未出兵,費國都城那邊銅炮又少,也只能圍城,屆時齊人一來,便能守住。

等到大軍齊至,齊魏韓三國聯軍未必就不是墨家的對手。

“或可守!或可守……”

就像是自我安慰一樣,這些貴族們喃喃自語。

雖說若是武城不守,他們可能會失去封地,但終究真要是守不住還可以逃亡齊魏,總還有後路。

……

彭城。

持續了許久的制法大會仍在進行,但今日彭城卻在舉行一場盛大的集會,集會的內容就是支持費國的變革、承認費國的新法新政。

被組織起來的民眾聚集在冒著濃煙的冶鐵作坊群附近,不斷有年輕人登上高台,高聲講述著自己對於費國之變的理解,許多退役回去的年輕人希望能夠重新征召從軍,去對抗可能的不義之國的幹涉。

激昂的民意之後,卻是墨家高層的自信,沒有簽發重新征召的命令,甚至連糧食管制之類的政策都沒有出台。

一切如舊。

因為墨家這邊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中山國復國之戰已經開啟、魏國出兵趙國正欲圍困邯鄲、楚國在陳地練練推進,分兵欲重取榆關……

正是因為這些確切的消息,禽滑厘才在十余日前高調宣布,墨家認可公子巒上位執政符合於“義”。

魏國現在是狐假虎威,假借的是文侯時代的威風,齊國依舊相信魏國可以維持一場四線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