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風林火山之後(第2/2頁)

他來陶丘,催動這件事的完成只是額外任務,真正的任務遠非如此。

半個月前的墨家高層的擴大會議上,一致通過了適做的“做好可控範圍之內的戰爭準備”的提議。

這一次墨家要徹底整合泗上的力量,從當年吳起攻破大梁城、鄭國三分二分歸魏韓開始,泗上就已經成為了中原的火藥桶。

齊、楚、魏、韓,四國對於泗上其實都虎視眈眈,只不過適縱橫捭闔以外交手段解決了楚國,使得泗上的局面至少在十年之內只需要擔心齊、魏、韓三個方向。

半個月前的會議做的是“可控範圍的戰爭”的提議,那麽也就不需要泗上進行全面動員,只需要利用現有組織的義師進行一場戰爭即可。

打仗的話,墨家上下並不害怕,做最壞的打算就是各國聯軍攻入泗上,但是進入泗上如同進入泥潭,密密麻麻的新型堡壘、加固之後的城墻,都會讓各國聯軍寸步難行。

但泗上經不起長期的戰亂,因而這一次要做好各國一旦幹涉,立刻出兵在泗上之外解決戰爭的打算。

半個月前的會議之後,義師已經開始秘密調動,第六、第七兩個師調動到了繒、郯方向,一旦費國的局面不可控制,一旦接到費國決議加入更加深入的同盟的決定,立刻出兵解決掉費國的貴族反抗。

剩余的主力,則開始在沛、滕等地集結。

大軍集結,市賈豚並非是軍事委員會的成員,可這些集結作戰的事卻和他有著扯不斷的聯系。

義師數量的增加、作戰方式的改變,都讓以前那種“因糧於敵”的戰略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孫子、軍爭》曾有一段總結作戰的經典的“風林山火”四字名言。

正是: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然而,在“風林火山”緊接著的下一句,就是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

軍隊行動,按照孫子所言,需要依靠掠奪百姓、分兵行動來進行,否則的話後勤就足以成為一場災難。

所以一般情況下各國作戰出兵的時機,都是選擇馬上收獲的時候,這樣就能做到“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稈一石,當吾二十石”,一方面可以削弱敵國的戰爭潛力,一方面又能解決自身的後勤問題。

從功利的角度看,這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但墨家不能用。

因為墨家說的是“天下人”的概念,只有楚國是楚國人、趙國是趙國人的情況下,才能掠奪“敵國”的百姓。

可墨家認為自己沒有固定的國,而是隸屬於天下,那麽這麽做等同於掠奪自己的百姓,這從自己道義的邏輯上就說不過去。

如果你把別人當敵國,別人也會把你當敵國,這是一樣的道理。

況且,義師後勤充足、待遇尚可,又灌輸了“利天下”的概念作為軍隊思想的核心。

敢有軍事主官弄出來“掠鄉分眾”的政策,可能當天就要進軍事法庭被審判炮決,這是底線。

要心懷天下,要眼光萬裏,就不能為了一時的小利去做什麽掠鄉分眾這樣的事,哪怕為此輸掉了一場戰役,也不能壞了規矩。

規矩,才是墨子生前認為墨家足以發展壯大利於天下的兩條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因此,墨家要為戰爭做準備,就必須提前組織一下後勤,這才是市賈豚來到陶丘的最重要原因。

現如今沒有比墨家更有“錢”的組織、個人亦或是諸侯,所以掌管墨家財政的市賈豚心中,解決此事的辦法就是“只要有錢,在宋等地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私有的開始、宋國圈地種棉糧的深入,市賈豚的想法在別處可能不怎麽對,但在這裏是沒錯的。

以宋地而論,包括魯國的一部分,衛國靠南的一部分,只要有錢,糧食根本不是問題。

但問題在於一旦開戰,糧食可能會不好購買、價格上漲、而且難以集中。

因而,市賈豚要在開戰之前,沿著胡陵、方與、亢父、楚丘、陶、安陽、煮棗等一代,開始準備大量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