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下的另一支力量(第2/2頁)

一個這幾年忽然間聲名鵲起的年輕商人說道:“咱們今天能聚在這,有些事就不必說了。”

“魏國若勝,咱們都得賠的血本無歸。那大家都聚在這裏了,顯然是都覺得可能會敗。試想,明知道肯定賠錢的生意買賣,誰人去做?”

一群商人都笑,心想著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既然都聚在這裏了,也就不用說什麽勝敗的事。

那年輕商人又道:“這幾日我們幾個就商量了一下。算計了一下。若想支持中山復國需要多少個數目。算了算,其實也不多。”

他伸出手指,說出來一個若是小國諸侯或是貴族封君聽到後可能會咂舌驚呆的數目,下面一群商人卻不以為意,紛紛道:“這個咱們可是得限購啊,眾人得利的事,咱們得商量出個章程。”

這個讓貴族可能會覺得震驚的數目,在這些商人看來若不限購,只怕自己竟要輪不上。

那年輕商人笑道:“這錢買什麽?”

“火藥、鐵劍、長矛、馬鐙……這些東西墨家的冶鐵作坊都賣,這是一筆大訂單,我們也去問了,貨源充足,絕對可以買到。”

“就是……火槍嘛。墨家賣的少,又得牽扯到一些律令,還得證明是為了買來防身或是買來去蠻荒百越之地做生意防衛用。一下子買不到那麽多不說,買了中山人也未必會用。這玩意……中山那邊,可不是隨便就能湊出幾千參加過義師服役的人。”

其余商人點頭道:“是。這邊買槍有用,那邊的話,還不如長矛和鐵劍。火藥的話,中山那邊應該有士人也會用。”

正說著,之前說話的那魏國商人冒出來道:“要我說,槍也能買。中山人不會用,咱們不會雇傭一些會用的人?只要有錢,莫說槍,就是炮,也能找出幾個會用的吧?退役的炮手也有一些……炮價嘛,咱們買個七八門還是買的出的。”

他這番話也算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以往從未有過這樣的模式,眾人哪裏會想到?

可是如今在楊越等地的武裝殖民墾荒、或是深入百越等地做貿易的人,身邊哪一個沒有個十幾人的持槍的護衛?

在那邊墾荒的,更是有一些在田裏做五年勞力,換一片地、一把鐵犁和一支火槍的習慣。

那魏國商人見眾人都在沉思,或有點頭的,信心更盛,揚言道:“泗上之外,陶丘本地,做士兵的也有不少。賣命賺錢,有錢投機,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都是服役過三四年的老兵,還有些在商隊做了幾年的,那打起仗來,尋常卒伍哪裏擋得住?”

“找一些做過司馬長的,找幾個大約會開炮的。弄上個幾百人,七八門炮,咱們扶他在中山做個將軍,也未嘗不可。如今讀過兵書的多了,打不過義師,還打不過公子摯嗎?”

魏國商人說罷,迎來了一陣陣喝彩聲,有人喊道:“你這辦法真是絕了!好辦法!”

“是啊,可行。”

“再說,要是中山王復國之後不守契約,咱們的人就給他拉下來,換一個。”

“還是泗上好啊,什麽東西都講法令。別處還要擔心諸侯違約。諸侯就得有法限制才行……”

一群人嘀嘀咕咕的時候,前面幾個大商人的後面,站出來一個手裏拿著賬簿的。

有人喊了一聲靜一靜後,那拿著賬目的人就低頭算了算,顯然這是個泗上學堂裏走出來的人物,只是沒有進入墨家,而是做了商人管賬目亦或是家族本身就是商人。

幾個式子列了一下,那人道:“這樣算的話,我給你們說說咱們大約需要多少錢。”

“從泗上的紡織作坊,購買一萬軍裝。”

“從宋國那邊,可以買兩千套皮甲。”

“五千斤火藥,用來炸城墻。”

“鐵劍五千,長矛一萬。”

“馬鐙五千。”

“亂七八糟的如千裏鏡、帳篷之類的,這個另算。”

“真要組織技擊之士的話,就按半個旅來算。火槍得千支、炮五門,火藥另算、鉛另算。加上軍裝、皮靴、衣甲、幾個月的薪俸。”

“走的話,沿濟水入海,從大河運到昌成,船只水手這都好說,貨船足以。”

“糧食的話,從衛國買就好。從衛國沿河運到中山,衛國今年豐收,糧價正低。”

將每一項數目所需要的金錢數量說出,又迅速加在一起,最後道:“數目就這些,這今後經營,咱們就按泗上那些公司的模式如何?按股分紅,各項產業貿易專營,不得謀私,凡謀私者股份歸屬舉報者和發現者……”

規矩很多,不止這些,但泗上已經頗有幾家運轉起來的貿易公司,已有經驗可尋。

只是說了個大概,聚在一起的商人便都點頭,這點錢攤在每個人的頭上也不多,正是必然謀利的事,都在想著怎麽把手裏的現錢弄得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