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刈麥

適笑而不答,反問道:“你從極西之地返回,一路所見所聞,覺得若行貿易,可能得利?”

索盧參聞言急忙點頭,說道:“百裏不販樵、千裏不糶粟。但是珠玉絲絹之類的,獲利百倍,若向西貿易,真能夠成功,想來秦君必富。”

“自秦地向西,過義渠月氏,便是一些小邦國林立之處。人口萬余,聚居城內,外有黃沙而不懼,產瓜果,植小麥。過此處再往西,約兩千裏,有大國波斯,多金銀,富庶不下中土諸侯,善車戰。我帶去那裏的絲綢,都售賣了高價。往來即便有所兇險,但獲利之豐,足以讓人不懼生死險阻。”

索盧參知道上次出行,自己攜帶的許多貨物都是適做主準備的。一路上售賣交換,都能得利,而且還有很多的種子也是索盧參按照那本《山海經》中描訴的一些作物帶回來的。

他也不驚奇,反正適說他有兩位夫子曾遊歷過,因而對於能夠提前準備好恰好可以售賣交換獲利豐富的貨物也就合乎情理。

至於說“助秦”之事,索盧參沿途知曉貿易利潤的豐富,又想了一下,便道:“依我看,極好。”

“如絲綢、染料、玻璃等物,秦地不產,他們若想轉運,還是要從中原購買。若要購買,便可以多出許多人從業為生,貨物更加豐富。”

“沿菏水而上,經濟水至大河,轉渭水,也足以將這些貨物運送過去。秦人有地勢之利,正可以得利。中原泗上有生產之利,也可以獲利。”

“秦地變革好戰,若我們得南鄭,有褒谷相隔,秦人知不能奪,也會衡量是否攻南鄭。而若向西有利,中原又能少許多戰火,將來文字流傳,也利於天下定於一。”

索盧參說完自己的意見,眾人都笑,適道:“我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有些事就需要你辛苦些,爭取盡快整理出來。”

索盧參自然是欣然同意,也知道此事重大。

又看了一眼適,終於說到:“適,我這次西行在極西之地,也見識到了一處其風華不下於中土的國度。那裏倒也正是百家爭鳴之時,知道的越多,心中的疑惑也就越大,有些想法,正要與你探討。”

索盧參只是大致地和適說了一下西行見聞,但是適知道現在的西方也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希臘文化正值巔峰,後世所謂的文藝復興,也多是在鐵器、商業等普及之後從這裏開始尋找源頭,所謂“托古改制”而已。

此次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索盧參不是官員而是墨家這個學術團體的一員,所見所聞也自然和官員出訪視角不同。

適卻道:“此事不急,我也正想與你探討。只是現在事務繁忙,你既要籌備西行見聞事,還有成均教材事……”

“下個月,還要泗上千裏之地集眾義成法,正是頒布泗上通用的法令法律,你正好旁聽參加,也多了解熟悉一下泗上如今的局面。”

“待這些事忙完,再說。”

索盧參點頭,心中也頗為期待。

十年前離開的時候,墨家剛剛取得潡水之勝,之後的變革雖然已有十年,但是民眾的組織和教育也需要十年之久,直到現在才開始真正以“集國人眾義”的方式,用符合墨家道義的方法頒布和商討正式的法令。

又問了幾句,索盧參知道這一次集眾義商討法令可謂是整個泗上的第一大事,至於秦人事、趙地事,都不過是小小風波。

這一次要制《憲》、討論和商議《土地法》、《婚姻法》、《稅法》、《繼承法》、《雇工法》等等一些列的問題。

需要集結泗上地區的民意代表們共同完成,才能具備在符合墨家道義之下的合法性。

法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正如貴族的秘密法和各國的法令一樣,只不過統治階級產生了變化,整個法律的制定也必然和此時天下主流的法律格格不入。

但泗上之地有十余年的基礎,也有足夠的經濟底蘊,這種法律的出爐也就如同十月孕婦腹中的胎兒,十年為十月孕,如今只是瓜熟蒂落。

索盧參敏銳地發現了墨家這一次制法的時間點,很值得琢磨。

北面中原三晉將亂、秦人又有求於墨家,不得不說這是個值得玩味的時刻。不過秦人的事,算是錦上添花意外之喜,趙人的事,恐怕墨家早就有所謀劃,若不然也不會派遣胡非子這樣的人物前往邯鄲。

這些事他也只是自己猜想,並未多問。適又和他說為他準備了一些書籍,讓他抓緊時間看看,都是這幾年墨家在泗上的一些事,以及一些在學術上的討論。

之後的幾日,便有幾匹馬奔向陶丘,以邀那些秦人入彭城商談。

同時,也快到了各地民意代表們收獲完秋麥,準備前往彭城的日子。

這些民意的代表,非是貴族,二十年前或許只是庶民,只是逃亡之奴。現在他們依舊沒有貴族的名號,更沒有因為曾經的一些功勛,便被封賞萬畝土地世襲罔替,有的只是眾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