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政行百裏謀萬域(九)(第3/3頁)

親信連聲問道:“以公之見,難道越人必敗?”

吳起搖頭道:“不是必敗。勝敗也要看對方將帥是否犯錯。只是越人一開始的戰術就不對,所以沒有勝的可能。讓我來打,至少能做到不敗,但想要吞掉義師,也需要鞔之適犯錯。”

說罷,他拿出直尺,點了點墨家義師的右翼道:“墨家以堡壘和潡水為撐點,想要獲勝,就需要讓墨家變兩個撐點為一個撐點。”

“我可以引誘義師的右翼繼續向前,做出全軍欲退的態勢。若是他不追擊,那麽我可以退出戰場。”

“若他追擊,右翼離開潡水的掩護,側翼暴露,我以君子軍突襲側翼,義師右翼便會潰敗。再者,右翼若追擊,戰線前移,墨家的騎兵和這兩個旅需要移動的距離就更遠,留給我吃掉他右翼的時間也就越長。”

吳起侃侃而談,分析了一番,若是義師第七旅的旅帥也在這裏,必要震驚。這個被適稱之為天下知兵第一人的想法,竟然和陣前六指所說的越人唯一獲勝的可能並無二致。

那親信想了一下,終於問道:“可您既說,那鞔之適是‘追北佯為不及,其見利佯為不知’的智將,他若不準追擊怎麽辦呢?”

吳起大笑道:“他若不追,我能如何?鳴金收兵唄。可他沒有全殲我,甚至我損失不大,那你說他還能算是名將嗎?所以我說,他這一戰,不是源於他有多強,而源於義師之強,源於越王翳是愚將。”

親信忍不住問道:“可您剛剛說,瑯琊據此七百裏而滕據此二十五裏,避而不戰,越人不敗而敗。”

吳起拍案感嘆道:“正是如此。正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謀者無赫赫之名!越人不得不出兵,就注定了失敗,只是若避戰而逃,鞔之適就不會有此赫赫之名,可墨家依舊是獲勝了。”

“墨家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此。行政、制度、道義、軍制、兵工、練兵、大略、大勢……在戰場之外他們已經勝了。只不過愚鈍的翳成就了鞔之適成名的機會。如今我們在此與楚對峙,這也算是墨家敢打這一仗的原因,連這一點都算到了,如何不勝?”

那親信似懂非懂,又問道:“若公在鞔之適的位上,這一戰又能打成什麽樣?”

吳起哈哈大笑道:“打成什麽樣?以兩萬七千對陣五萬,全殲敵軍,自損兩千,就是我來打,又能打成什麽樣?只不過墨家義師再少五千,我還能勝,就是不知道他鞔之適能不能獲勝了。”

吳起嘆息一聲道:“你們只看到戰場廝殺,眼界太小。名將不名將,意氣之辭。”

“若將眼界放於淮北泗上,墨家自此想打哪裏就打哪裏,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想主動進攻就能主動進攻,泗上淮北自此不歸越人,攻守之勢易矣。”

“若將眼界放於天下,這一戰可謂:步兵之興、騎兵之曙、車兵之末、貴卿之冢。可惜世人又有幾人能看透?”